航空客運量估突破疫情前 交通部坦言1重傷讓國際客猶豫
交通部常務次長林國顯坦言,國際旅客雖愛來臺,但因旅宿費用較高可能有所顧慮,會再請觀光署及旅行社注意。民宿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潘欣中攝影
華航董事長高星潢預估,今年客運量將突破2019年疫情前狀況,交通部常務次長林國顯表示,今年航空客運量有明顯增長,雙印則是觀光署接下來發展重點,但也坦言,國際客雖愛來臺,「但旅宿費用高」,而有所顧忌,這部分會請觀光署與旅行社注意。
林國顯今出席華航與空巴新機A350-1000簽署儀式典禮,會後接受聯訪時,針對今年觀光發展,林國顯表示,今年航空客運量有明顯增長,預估今年應會超過2019年疫情前的客運量,其次爲北美轉冬南亞航班持續暢旺,第三因關稅問題可能導致貨運減量,未來會請航空公司注意。
林國顯說,會請觀光署多加宣導,以吸引外國觀光客來臺,也讓轉機客來臺,加上印度、印尼均爲觀光署接下來發展的重點,未來會加強重點宣導。
但林國顯也坦言,目前確實有聽到泰國或其他國家旅客提到,雖然非常喜歡來臺,「但旅宿費用高」,這部分將會請觀光署及旅行業者注意。
林國顯表示,由於旅宿業目前面臨到缺工問題,成本較高。至於要如何解決缺工問題?觀光署目前主要針對學生進行積極招攬。
至於是否能讓轉機客增加停留時間,林國顯表示,轉機客通常待2至6小時就會離開,除非有意願入境臺灣纔會待得比較久,目前桃園機場沒有空間可以讓轉機客停留較久時間,桃園機場第二航廈北廊廳有望在今年下旬啓用,屆時能增加轉機客,第三航廈則預估2027年上半年開始試營運,預估運量能提高至450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