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錦旗:推廣智能配肥 節本增效
在農業現代化的滾滾浪潮中,杭錦旗的智能配肥站宛如一匹黑馬,以科技創新爲強勁引擎,給廣大種植戶帶來全新的施肥體驗和實打實的經濟效益,成爲當地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超強助推器。
精準配肥 個性需求全拿捏
杭錦旗大力推廣智能配肥服務,支持建設智能配肥站,實現了肥料配製的“私人訂製”。就拿吉日嘎朗圖鎮基層供銷社應用雲天化智能配肥技術搞起來的“智能化肥微工廠”來說,農戶只要在智能終端輸入施肥地塊座標,土壤屬性以及氮、磷、鉀和有機質含量等信息立馬就能查到,再選好農作物和目標產量,系統就自動生成配肥方案。後臺確認後,自動配肥機分分鐘就能配製出“專屬定製”的配方肥,簡直太貼心。這種“私人訂製”的配肥方式,把過去“一把肥料用到底”的老土模式徹底淘汰,真正做到按照土壤養分狀況和作物生長需求精準供肥,不同種植戶的個性化需求被穩穩拿捏。
節本增效 農民增收超給力
杭錦旗大力推廣測土配肥技術和自動化配肥設備後,有效杜絕了肥料的盲目使用及浪費情況。伊和烏素種植大戶塔拉高興的說:“以前施肥總怕肥力不夠,一個勁兒過量用肥,現在有了智能配肥站,按科學配方施肥,肥料用量少了,效果卻更頂,肥料購買成本大幅降低,這也太香了!用了配方肥後,對產量就有信心了,去年報名參加全旗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評比大賽,我們家玉米田產量高,取得了好成績,得到了支持呢。”經測算,使用測土配肥每畝肥料成本較傳統施肥節省約60-70元,減少施肥量約20公斤,平均每畝增產30公斤左右。2024年杭錦旗通過6處智能配肥站已推廣定製肥料約7000噸,智能配肥站服務區域內,肥料利用率相比傳統施肥提高了2-3%左右。一目瞭然的數據,凸顯了智能配肥的優勢,實實在在地增加農民的收入。
輻射帶動 服務範圍持續擴
杭錦旗現已經有6個智能配肥站投入運行,其中伊和烏素蘇木3個,巴拉貢鎮、獨貴塔拉鎮、吉日嘎朗圖鎮各1處。每個配肥站都有固定廠房和先進設備,還配備智能配肥系統,能根據土壤檢測數據和農作物需肥規律精準配肥。其中,伊和烏素、吉日嘎朗圖鎮、獨貴塔拉鎮配肥站還貼心地爲周邊種植戶提供無償測土服務。6處智能配肥站服務3000餘戶,20餘萬畝農田,覆蓋40個嘎查村。全旗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面積突破120萬畝,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90%以上。
創新破局 小程序化身“智慧錦囊”
杭錦旗緊跟發展腳步,依託專業的土壤檢測數據和農業專家的研究成果,針對杭錦旗主栽作物玉米和向日葵開發了測土配施肥微信小程序,2025年開始推廣使用“田間道”測土配方施肥小程序。種植戶們只需動動手指,在小程序上就能輕鬆完成地塊選擇、作物設定、目標產量輸入等操作,快速獲取專屬施肥建議,簡直是種地的“最強輔助”。當前,越來越多的種植戶成功解鎖智能配肥和小程序帶來的雙重便利和實惠,全旗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的速度加快,未來農業發展一片光明,未來可期!(烏仁塔娜、張雪梅)
來源:鄂爾多斯市農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