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源頭水少支流當然少」 卓榮泰籲立院支持追加預算為補助款解套
行政院長卓榮泰上午赴立法院就「全額撥付114年度對地方政府之一般性補助款及原住民族地區基本設施維持費等相關事宜」專案報告並備質詢。記者林伯東/攝影
中央因刪減地方性補助款引發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指出,政府已提出878億元的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盼立法院能儘速審議通過,讓行政院能向大水庫一樣,源源不斷地將原來計劃預算流向各縣市,讓中央執行預算沒有困難,地方也獲得補助,建立中央地方互動的良好模式。
立法院會今邀卓榮泰率相關部會首長列席,提出「全額撥付114年度對地方政府之一般性補助款及原住民族地區基本設施維持費等相關事宜」專案報告並備質詢。
卓榮泰報告一開頭便脫稿演出,幾乎不按書面報告,眼光直視立委席,僅在提及數字時低頭看稿。他將中央政府總預算比喻爲水庫,指政府將人民辛苦累積的稅金,依各政事需求編列預算,送至立法院審議後,再交由部會執行,並依需求補助地方縣市,「如果源頭的水減少,支流的水當然減少,便造成實際需要面的不足」。
而此次一般性補助款刪減的緣由,卓榮泰說明,起因於立法院審查中央政府今年度總預算時,要求通案刪減數不得低於939億元,扣除已覈實的通刪數303億元,尚須自行調整刪減數636億元,造成實際窒礙難行,違反行政院編列預算、立法院審議預算的憲法權力分立原則。 卓續指,中央政府總預算已在一般性預算上遭大幅刪減1439億元,且針對特定項目巨幅刪減,實在找不出空間再自行統刪數高達636億元,對政策執行帶來極大困擾,部會也無所遵循,無法確立責任政治,同時嚴重違反預算法規定,且未徵詢行政院,他因此提出覆議和釋憲,窮盡各種方式補救。
由於未見轉圜,卓榮泰說,幾經衡酌下,不得不統刪地方補助款25%,讓中央地方共體時艱,去年8月30日覈定各縣市政府一般性補助款時,已敘明如經立法院審議結果有所刪減,將依審議結果配合調整,並無違反相關法令,但對於無舉債空間的苗栗縣,中央也以統籌分配稅款墊借9.3億元,支持重大建設。
卓續指,上週行政院已提出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追加預算案,包括一般性補助款636億元、原住民禁伐補償、提升國軍待遇、加強外交執行量能等,就是期待有更多水源能回到大水庫中,政府就能依原有流向方式和流量,去到各個需要的地方,這是一種自然循環,也是預算編制、審制、使用、分配的唯一標準。
卓榮泰喊話朝野立委儘速審議通過追加預算,讓中央地方順利推行各項施政,地方政府所需的補助款經費,也能全數撥付;另針對今年度原住民族地區基本設施維持費6.4億元。原民會已在上半年度覈定2.9億元,截至8月8日已撥付2.5億元,其餘已自6月24日函請各公所提報支用計劃,原民會將盡速審查後全數撥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