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炒作“中國科技產品數據風險”,專家:顯示出其複雜心態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李萌】在韓國以所謂“數據安全”爲由暫停下載中國人工智能應用 DeepSeek後,韓國《朝鮮日報》18日又發文聲稱,中國產品在數據保護方面的措施仍顯薄弱,引發了人們對個人數據泄露的持續擔憂。
報道稱,中國機器人吸塵器製造商石頭科技和科沃斯的隱私政策顯示,兩家公司都與其在中國的關聯公司和合作夥伴共享用戶數據。石頭科技在其政策中披露,用戶數據可能會被傳輸到其北京總部。科沃斯則一直將其設備麥克風捕獲的語音記錄傳輸給中國科技巨頭百度。
在韓國掃地機器人市場上,石頭科技份額排名第一。科沃斯在2017年進軍韓國市場,勢頭強勁。
針對前述猜測,石頭科技澄清說,只會在用戶同意的情況下,才傳輸用於故障排除和錯誤分析的必要數據。科沃斯表示,語音數據僅用於控制功能,並在傳輸之前進行加密。
此外,韓媒報道還宣稱,中國的電動汽車製造商也面臨着類似的數據保護問題。中國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之一比亞迪最近進入韓國市場。該公司通過其應用程序收集用戶數據,包括數字鑰匙使用情況、車速和電池狀態等信息。根據其服務條款,這些數據被共享給中國的第三方IT公司。報道稱:“這種數據收集和共享進一步加劇了公衆對個人數據安全的擔憂。”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笪志剛1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韓國近段時間以來對中國科技產品的猜疑,顯示出其面對中國製造業和科技行業快速發展時的複雜心態。韓國過去在對華合作中,具有相對領先的產業和科技優勢,兩國互補性較強。然而,隨着中國趕上,韓國既有對中國科技後來居上的危機感,又有不甘被超越的糾結情緒。此外,韓國保守陣營常拿中國問題說事,有利於執政黨調動國內民衆的情緒。
“在這種猜測性和不負責任言論的影響下,韓國企業界和相關政府部門很難對中國科技產品作出客觀評價。”笪志剛表示。
韓方近期已數次炒作中國科技產品存在所謂“數據安全”問題。韓方日前聲稱,DeepSeek可能帶來數據跨境傳輸風險,後又稱DeepSeek會把數據傳輸給字節跳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17日表示,中國政府一貫要求中國企業在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開展海外運營。“我們也希望有關國家避免採取將經貿科技問題泛安全化、政治化的做法。”18日,郭嘉昆再次強調,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並依法保護數據隱私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