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旱情下,江蘇豐收答卷何以寫就?

原題:罕見旱情下全省夏糧產量仍保持總體穩定

科技加持,江蘇農業抗災有道

7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25年全國夏糧數據。今年,江蘇全省夏糧播種面積穩中略增,總產量和單位面積產量小幅下降,全省整體上保持穩產。具體來看,全省夏糧播種面積3746.4萬畝,較上年增加8.2萬畝,持平略增;總產量1421.3萬噸、單位面積產量379.4公斤/畝,分別較歷史最高的上年下降0.6%和0.9%。

今年夏糧生產期間,全省出現大範圍歷史罕見旱情,多地夏糧生長受到不同程度影響。江蘇如何克服重大災害性天氣影響,交出來之不易的夏糧答卷?

全力抗旱補水,科學防災減災

今年小麥灌漿階段,泰州市姜堰區降水持續偏少,在財政資金的支持下,張甸鎮種糧大戶王磊用上了新設備——自動噴灌機。智能噴槍快速旋轉,將一串串細密的水霧均勻噴灑到麥苗上,在田間地頭製造“局部降雨”,滋養小麥。

“我們全力推進大面積單產提升和防災減災措施落實,積極克服去年秋播田間溼爛等不利影響,想方設法保證播種面積穩中有增。開春後全力落實小麥促弱轉壯關鍵措施,推動苗情轉化升級好於預期。”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宗文昊告訴記者,針對部分地區發生的嚴重乾旱情況,農業農村部門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強化因地因苗分類指導,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引水調水、人工增雨,實施噴澆灌等科學抗旱補水作業,在全省實施全面增施葉面肥等措施,加上單產提升關鍵技術的落實,有力對衝不利天氣帶來的影響,實現了夏糧及小麥、油菜產量形勢總體穩定。

“三夏”期間,省農業農村廳指導各地細化完善農機應急搶收搶烘搶種工作預案,組建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796支,儲備農機應急作業機手隊伍,提前落實應急作業服務隊“人+機”名單,組織開展積水搶排、過溼地塊搶收、農機應急改裝等實操演練,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打得贏。省農業農村廳安排廳負責同志帶隊的13個指導組和32名掛縣處級幹部,下沉一線服務指導搶收搶烘夏糧、種足種好秋糧、加強防災減災,幫助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

針對降雨偏少的不利形勢,省水利廳全力實施調水、蓄水、保水,加強計劃用水和用水管理,保障夏栽用水。根據用水需求和夏栽進度,滾動做好供需平衡分析,分段制定並下達用水計劃。統籌江淮水源,沿江閘泵全力引水,今年以來,累計引江水204億立方米。江水北調、江水東引、南水北調三大調水系統持續運行,累計翻水120億立方米。水利部門還充分利用梅雨期雨洪資源,增蓄湖庫水量,並按月下達用水計劃,嚴格口門分水,加強執行監督。

用上“智慧大腦”,種田高效省事

利用數字化技術賦能,我省將傳統的依靠經驗判斷的灌溉作業轉變爲“智慧決策”。在南京市六合區新禹河灌區,新建成的數字孿生平臺成爲科學灌溉的“智慧大腦”。該平臺不僅能實時、精準地監測灌區內每一處灌溉設施的運行狀況,還能廣泛收集氣象數據、遙感信息等海量信息。通過綜合分析,平臺能夠根據作物需水曲線智能制定科學合理的調水計劃,實現精準配水。在旱情期間,灌區通過實時監測作物需水情況,及時調整灌溉方案,畝均灌溉用水量下降了10%,有效保障16萬畝農田的春灌、夏灌需求,讓農作物在乾旱時期也能“喝飽水”。

夏糧遇災穩產,離不開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監測溫度、瞭解墒情、開關泵閥……南京市浦口區湯泉農場的種植戶通過手機一屏掌控。湯泉農場農業技術員徐鴻飛介紹,農場專門闢出1200畝的“數字大田”打造“無人化農場”,所用的植保機、收割機等傳統機器均安裝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統、行進速度控制器等裝置,已實現稻麥耕種管收等關鍵環節無人化自主作業,提高農機作業效率50%以上,節約水、肥、藥10%—15%。

機械化成爲“三夏”主基調。夏收期間,全省小麥機收投入12萬臺收割機,日最多作業收割機4.2萬臺。各地免費辦理農機跨區作業證3.4萬張、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153張,減免高速通行費600餘萬元。設立469個跨區機收接待服務站,服務機手超1萬人次。設立600座農機專供加油站,發放“三優一免”加油卡16.2萬張。

有了“高標準”,抗災底氣足

高標準農田增強了農業生產防災減災能力,實現了“大災少減產、小災能穩產、無災多增產”。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處長杜永林介紹,各地以提升糧食產能爲導向,紮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管護和利用,去年投入89億元資金建成的298萬畝高標準農田全部投入使用,至此,全省永久基本農田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401萬畝,佔比達82%。

各地利用冬春有利時機,全力推進溝渠疏浚、田地平整、泵站建設、渠道修築,建成的灌溉設施全面投入使用,在遭遇嚴重旱情的夏糧生產關鍵季節,切實發揮“旱能灌”的優勢,通過應急補灌澆上了“救命水”,緩解了旱情對小麥等夏糧生產的不利影響。

爲提升耕地地力水平,去年以來,省財政安排5.85億元,對建成的高標準農田按每畝每年750元的標準,實施耕地有機質提升三年行動,以推廣秸稈深翻還田、綠色種養循環、增施有機肥等措施,加快提升耕地地力水平。安排3.9億元支持開展鹽鹼耕地改良。同時加強補充耕地質量驗收,確保補充的耕地能夠種糧。這些都爲夏糧種足種滿、提高單產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

秋糧佔全省全年糧食產量的六成以上,是奪取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的關鍵。當前正是秋糧生長髮育、奠定產量形成關鍵期,錨定全年糧油生產目標,我省組織開展“抓田管提單產抗災奪秋糧豐收百日攻堅行動”,接續推進秋糧生產管理,夯實秋糧豐產豐收基礎。據全省農情調度,預計全省秋糧播種面積4480多萬畝、同比增近7萬畝,水稻適期播栽比例超過97%。(吳 瓊)

來源:新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