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新任外長在美表態:時刻警惕競爭對手中國的崛起

▲南韓新任外交部長趙顯(Cho Hyun)。(圖/路透)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韓國新任外長趙顯3日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採訪,談關稅問題、地區局勢,提到對中國崛起已經是「競爭」對手,時刻要保持最高警惕,也會向中國傳信息,「我們希望保持良好關係,同時希望在雙邊及地區事務中都遵守國際法。」大陸學者董向榮分析,中國是韓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崛起最大受益者韓國也是之一,同時對華貿易賺取大額順差,身爲韓國外長做出這樣發言,「令人遺憾。」

《環球時報》今5日引述外媒《華盛頓郵報》消息稱,趙顯指出,韓國政府立場是在與美國、日本開展合作的同時,也致力於與中國建立並保持良好的關係。

談到如何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趙顯宣稱,在東北亞,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變得「有些棘手」,「我們看到中國在南海和黃海的行爲」。他補充稱,在經濟方面,中國發展得如此之好、如此之快,已經成爲一個「競爭對手」。

被問及「什麼是正確的對華政策」?趙顯先說,「我們對中國的崛起及其帶來的挑戰保持着相當高的警惕。」接着又稱,「但我們會努力向中國傳遞這樣的信息,我們希望保持良好關係,同時希望你們在雙邊及地區事務中都遵守國際法。」

趙顯指出,這意味着韓國會與日本、美國合作,與此同時必須與中國進行接觸,「單純試圖遏制中國並不會取得我們期望的效果。」

針對韓國外長涉華言論,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董向榮向《環球時報》分析,韓國外長的政策基調偏向美日,對中國的評價沿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一套話語體系。從其發言中不難看出,保守色彩佔據主導,即使有一些進步的表達,也是基於韓美同盟和美日韓三邊合作的基本框架。

董向榮提到,中韓建交以來,政治、安全、經濟等領域的互動讓雙方都受益良多。中國長期是韓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韓國從對華貿易中賺取了大額順差,無疑是中國崛起的受益者。「韓國外長在這樣一個重要場合對中國崛起表達警惕,這樣的表述令人遺憾。」

另外,《華盛頓郵報》報導也提到,趙顯此次訪美是在韓美關係微妙之際進行的。美國總統川普宣佈與韓國的貿易協議框架,韓國進口商品將面臨15%的關稅;韓國將在白宮的指導下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併購買10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趙顯將其視爲「勝利」。

「對於韓國而言,這或許是無奈之舉。」董向榮表示,在美強韓弱的力量結構以及同盟體系中,韓國往往只能被迫接受美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