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現代造船提出SMR技術的核動力貨櫃輪模型
韓國現代造船提出基於小型模組反應爐的1.5萬噸級貨櫃船。(圖/現代造船)
韓國現代造船與海洋工程(HD Korea Shipbuilding & Offshore Engineering)在休士頓海事核能峰會上,提出一款採用小型模組化反應器(SMR)技術的核動力貨櫃輪,已獲得美國航運局(ABS)的原則批准。
世界核能新聞(WNN)報導,現代造船的子公司 HD KSOE 表示,與傳統船舶不同,核動力船不需要引擎排氣系統,燃料箱也幾乎不必。這使得船內不需要大型機房設備,也就可以以容納更多的貨櫃,提高了經濟效率。
關於反應爐,現代造船與全球知名的能源技術公司貝克休斯(Baker Hughes)合作,採用了超臨界二氧化碳的推進系統,也就是高壓二氧化碳循環,與現有的蒸汽推進系統相比,氣體因爲膨脹率高,其熱效率也就更高。
韓國核動力船用設備有限公司、綠色能源研究實驗室主任樸尚敏(Park Sangmin)在峰會上表示:「我們正在加強與國際監管機構的合作,以制定商用核動力船舶所需的國際法規。從陸基SMR反應器製造項目開始,我們的目標是在2030年代,開發出海洋核電的商業模式。」
2023 年 10 月,HD KSOE 和韓國電力工程與建設公司(Kepco E&C)設計的浮動海上核電駁船設計獲得了 ABS 的原則上批准。專案合作者包括ABS、HD KSOE、Kepco E&C和利比里亞國際船舶與公司註冊處。浮動SMR駁船旨在爲偏遠社區和島嶼電氣化提供離岸發電服務。
2024 年 1 月,勞氏船級社(Lloyd's Register Group Limited)、佐迪亞克海運(Zodiac Maritime)、現代造船,與韓國電力工程(Kepco E&C)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旨在開發核動力船舶設計,包括散裝輪和貨櫃船。這是個在聯合開發案,現代造船與韓國電力工程負責船舶和反應器設計,而英國勞氏船級社將評估安全操作與法規要求。
航運業每年消耗約3.5億噸化石燃料,約佔全球碳排放總量的3%。去年7月,航運業透過國際海事組織,批准了溫室氣體減排的新目標,力爭在2050年左右實現淨零排放。
ABS 董事長兼執行長維爾尼基( Christopher J. Wiernicki)強調,新核子技術將會是商業航運淨零碳排的關鍵方案,如果沒有核能,航運業2050 年達到淨零排放是不可能的。
維爾尼基繼續說,核電不僅能夠實現零碳航運,還能提供更高的功率和更快的運輸速度。由於消除了燃料儲存,貨物儲存量也增加了,此外它在航運的幾年間都不需要裝填燃料,也就節省了許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