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壓力大、心理支持不足 DFC臺灣推培養「新3C」能力
DFC臺灣今日發表2025「孩童未來關鍵能力調查」。圖/DFC提供
DFC臺灣今日發表2025「孩童未來關鍵能力調查」,結果發現,親師生三方皆認爲「自信與心理韌性」是孩子面對未來最迫切的能力,而孩子仍普遍感受到壓力與心理支持不足。資深教師鼓勵家長、教師多花一點時間,陪孩子經歷情緒、理解彼此感受,才能讓孩子有適應未來的自信。
2025年「孩童未來關鍵能力調查」採用線上問卷方式進行,邀請全臺國小三年級至國中三年級的孩童、家長與教師自願參與填答,共回收1084份有效問卷。調查發現,「壓力大但缺乏出口」爲三羣體最一致的痛點,「重結果、輕歷程」問題更加嚴重,家長與教師皆認爲升學導向壓力加劇,孩童也有高比例反映此困擾。至於孩子在學習歷程中最大的挑戰是什麼?親師生三方指出,「缺乏自信與心理韌性」是當前孩子最主要的學習挑戰,不僅影響學習表現,也與人際關係、自我管理密切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近七成家長與近八成教師最憂心孩子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但孩童僅四成自認如此,顯示認知明顯落差。另一方面孩童最有感的困擾是考試與補習壓力沈重,調查中有過半孩童表達,但近八成大人並不認爲這是最主要挑戰。
霄裡國小主任李士豪認爲,在教學現場,發現即使孩子各方面表現不錯,但普遍不敢將壓力或困難說出口,這是急需解決的問題。他指出,當學生能有情緒表達空間與學習自主權,反而更能穩定地學習與發展,無論家長、教師,需要多花一點時間,陪孩子經歷情緒、理解彼此感受,才能讓孩子有適應未來的自信。
DFC臺灣執行長許芯瑋表示,教育不該讓每個孩子變得一模一樣,期盼孩子在面對未來時,學習歷程能不再侷限於以分數爲核心的升學導向,而是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培養自信。DFC鼓勵師生透過行動歷程、真實問題解決,共同培養孩子自信與心理韌性(Confidence)、人際連結(Connection)、行動實踐(Co-action)等應對未來的「新3C」關鍵能力。
臺北市和平實驗國民小學黃志順校長表示,如果希望孩子長出「新3C」關鍵能力,需要先改變的是我們這羣大人的心態,應該從孩子的角度跟速度出發,不要以大人的視角去解讀孩子,給予孩子更多鼓勵與支持。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一個月!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