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成累贅」 新華字典造句惹議 網:掩耳盜鈴式批判
新華字典中出現「孩子小成了累贅」的表述,惹非議。(取材自現代快報)
有讀者在新華字典中發現,有「孩子小,成了累贅」的表述,認爲不該傳遞這樣的價值觀念。商務印書館工作人員迴應稱,這句話只是表達一個社會現象,不代表該書的觀點,也不具任何傾向性。網友表示,「字典裡不讓出現句子,在現實中很多都出現了。根本是掩耳盜鈴式的批判」、「某些人的玻璃心,太脆了」。
現代快報報導,讀者指出,「孩子小,成了累贅」出自第12版新華字典。其中,在介紹「累」讀「léi」的時候,組詞中包括「累贅」,釋義爲多餘的負擔,麻煩,造句「孩子小,成了累贅」、「這事多累贅」。
報導稱,網友對此看法不一。有人認爲,該說法沒有問題,並未表達「小孩子是累贅」的態度,有讀者曲解了意思;同時,也有人認爲,該說法不妥,可能會傷害小孩子的自尊心,不該傳遞這種價值觀念。
報導指出,新華字典的出版發行單位商務印書館相關工作人員解釋,「孩子小,成了累贅」只是一個很普遍的社會現象,他們只是客觀反映這樣一個事實,不代表這本書的觀點,也不具任何傾向性。
「『累贅』是一個負面的詞,我們只是想警示大家,引發讀者思考,不希望這樣一個現象在社會上蔓延。」該工作人員表示,在後續出版過程中,如果沒有這種社會現象了,可能會將「孩子小,成了累贅」這句話替換掉。
報導說,新華字典的編修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工作人員表示,關於第12版新華字典中「孩子小,成了累贅」的表述,之前就有接到相關反映,但是這是符合辭書收錄標準的。
網友表示,「可怕呀,沒有硝煙的戰爭無處不在啊」、「爲什麼一定要舉孩子小這個例子?舉別的例子不行嗎?
」、「字典裡不讓出現句子,在現實中很多都出現了。根本是掩耳盜鈴式的批判」、「某些人的玻璃心,太脆了
」。
新華字典中出現「孩子小成了累贅」的表述,惹非議。(取材自現代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