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源、Kid淘汰,證明“脫口秀變味兒”這口鍋,不該周迅背
文/抽抽涼
海源、Kid淘汰,證明“脫口秀變味兒”這口鍋,不該周迅背
大概很多觀衆都覺得,脫口秀大會第五季變味兒了。
但也不得不承認,這季節目實現了期期被罵,但期期有爆點,某博某瓣某書都罵得不可開交。而且與其他綜藝不同,脫口秀大會幾乎沒有選手粉絲互撕,反而是一邊倒的批評領笑員。
突然想到上一季李誕說的,要罵罵我吧,別罵他們。
周迅通過短短兩期節目,成功把大家看到女神下凡的驚喜,變成了濾鏡破碎的現實。
以至於李誕後期補錄了單採,對領笑員制度進行了反思,除了安撫觀衆,估計給周迅造成這麼大負面影響,也挺不好的。
就在大家紛紛欣慰,不懂脫口秀的大明星終於走了的時候,最懂脫口秀的李誕,卻依然拍出了大家都無法理解的結果。
第二階段比賽的最後一場,精彩段子乏善可陳,家庭倫理組上場之前,個人覺得堪稱精彩的只有孟川,表現穩定的是龐博,江梓浩勝在發瘋效果突出,志勝講了啥都記不太清了。
直到家庭倫理組出場,不僅有了離婚梗,而且終於有能抗衡拉轟淘汰小鹿,小卉“委屈”退賽的出圈名場面了。
全場170票,句句有梗文本精巧表演流暢的kid,輸給了思文程璐,燈光亮起的一剎那,彷彿在參加這對新人的婚禮。
而在33位選手中,170票的kid與楊笠平票並列第14名,比他票數低的何廣智、小北、楊波、鳥鳥、rock、肉食動物都順利晉級,甚至僅有115票的步驚雲也順利晉級了。
而且看得出來,海源和kid並不是無所謂輸贏的,海源說再見脫口秀大會,kid說李誕你站那你也想不出來。
20多歲的年輕人,就是會不甘心啊!30多歲的年輕人就是會無奈放手啊!
他們說明年,都不來了,把這場脫口秀輸給娛樂效果的諷刺與悲情推到了極致。
說楊笠的表演,一半在線上,一半在線下。那脫口秀大會對脫口秀的詮釋,大概也是一半在比賽內,一半在比賽外。
很多人爲了樑海源和kid不值,徐志勝哭樑海源,很像去年呼蘭提王建國,站在巨人肩膀的人,最終踩死了巨人。
觀衆反彈太大,李誕發了篇博,說脫口秀大會是這個行業的廣告,不是這個行業的全部。
當然,他還是沒提kid。樑海源是一路走來的朋友,而且他的喪不同於rock的低沉,是特別想讓人幫他一把的喪,很像被雨打溼的小動物。
脫口秀老人之間的感情真誠且永不相忘,特別迷人,但這就讓後來且無法融入的新人們略顯尷尬。
Kid看起來,就是那種自己默默消化所有情緒的硬抗派,並還能抽空爲別人撐傘,給楊笠點贊。
kid站在臺上,就好像被趙敏搶婚的周芷若。沒有贏得晉級,甚至沒有贏得讚賞和重視。
評論爲kid打抱不平,說李誕的節目不需要流量,要有品質,要有意義。這太理想化了,沒有流量的節目不會播到第五季。
回到李誕那句,脫口秀大會是行業廣告的定義,這個角度看,確實把廣告做到了極致。
廣告就意味着短平快,覆蓋面廣,簡單易懂。
就像龐博的段子,這個時代看不起短視頻,但離不開短視頻。
想起,前一段時間,某個博主發了一條明星相關的瓜,被罵了無數條,然後收穫20幾萬人民幣。
kid淘汰遠比kid晉級能拿到更多流量,跟一個新的普通觀衆說,有一個搞笑節目讓離婚夫妻同臺爆料,遠比一個有深度的節目文本精密、鍼砭時弊、諷刺現實更吸引人。
廣告嘛,先把人忽悠進來再說!不信我們回想,這麼多季下來,僅靠內容撐起流量的,只有楊笠的普信梗。
內容的爆點可遇不可求,但情節衝突設置可以,不信可以看反饋,衝突甚至超乎了原本設定,需要李誕本人出來一再解釋。
把看線下脫口秀當作日常娛樂的人越來越多了,線下場次越來越多,能辦專場的人越來越多了,票價越來越貴了,也許李誕真的是對的。
(本文插圖源自網絡及截圖,版權屬原作者所有)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