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署強化岸海監偵科技 防堵小型目標偷渡來臺

海巡署副署長謝慶欽表示將透過強化科技監控設備防堵大陸小型目標偷渡。(李文正攝)

一名大陸籍人士於今年5月16日搭乘橡皮艇自觀音海水浴場沙灘成功登陸,凸顯了現行雷達系統、人力肉眼偵測如橡皮艇等小型目標上的困難。由於橡皮艇材質特殊且截面積過小,導致電磁波反射信號微弱,極易與海面雜訊及浪花干擾混淆,使雷達不易有效偵獲。事發當時,岸巡人員正於其他區域執行巡邏任務,而守望哨與事發地點的距離亦超出了可清晰辨識的範圍,暴露出對科技輔助勤務的迫切需求,以防堵類似偷渡事件再度發生。

海巡署肩負守護臺灣海疆安全的重任,統計自2025年1月至今,已發生5起偷渡案件,共計38人涉案。其中,海巡人員成功當場查獲4起,逮捕36人,人員緝獲率高達94.7%。然而,目前全臺海岸線尚未全面建置自動化監控等高科技設備,使得雷達在偵測小型目標上仍有其限制,同時也突顯了單純依賴人力監控的不足。

海巡署已於去年成立專案小組,詳細勘查了長達1821公里的海岸線,並完整規劃了「岸海監偵系統建置計劃」。該計劃積極爭取特別預算,目標建置包括「紅外線熱影像系統」、「環島智慧型監控系統」及各式無人機等先進設備。此外,系統將導入AI智慧預警及主動識別科技,期望藉此大幅提升岸海監控的整體效能,完整涵蓋偵搜監控的熱區,以有效應對日益嚴峻的大陸灰色地帶侵擾手段。

面對大陸方面長期以來利用各種時機與藉口,對臺實施軍事及灰色地帶的侵擾行動,海巡署對此保持高度警惕。去年賴總統520就職後,大陸方面即發動了「聯合利劍-2024A」軍事演習。海巡署研判,不排除在賴總統就職週年等敏感時間點,大陸方面可能再度利用類似手法,甚至製作宣傳影片等方式進行認知作戰,企圖擾亂臺灣的民心士氣。

爲確保國家安全及社會穩定,海巡署強調將持續強化各項勤務部署,並與國軍等友軍單位保持密切聯繫與合作。透過運用聯合情監偵等多重手段,有效提升預警與應處能力,堅決打擊任何形式的偷渡案件,全力維護臺灣的邊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