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巡署破獲跨國走私集團 數千顆保育類鸚鵡蛋流入市面

查緝人員查獲跨境走私鸚鵡蛋集團。(海巡署提供)

海巡署連江查緝隊今(2025)年3月成功破獲一個由40歲張姓男子及50歲楊姓男子爲首的跨境走私鸚鵡蛋集團,該集團涉嫌自東南亞國家收購數千顆一、二級保育類鸚鵡受精卵,利用合法貿易文件作掩護,並透過臺灣、馬祖、金門間的交通便利及海關查驗漏洞,走私至大陸牟取暴利。偵辦案件人員估計,該集團的不法獲利高達上千萬元,海巡等多個單位長期蒐證依法送辦,檢方復訊後聲押獲准。

此走私集團手法狡猾,先在東南亞國家收購保育類鸚鵡受精卵,隨後利用臺灣合法養殖場獲得的國貿署覈准貿易文件作爲掩護,並利用臺灣與馬祖、金門之間便捷的交通網絡,以及海關難以即時鑑驗受精卵品種的漏洞,透過機場夾帶或漁船接駁的方式,將這些受精卵走私至金門、馬祖,再轉運至大陸販售,從中獲取鉅額不法利益。

查緝人員起出近千顆的鸚鵡蛋。(海巡署提供)

部分鸚鵡蛋已經孵化。(海巡署提供)

據海巡署資料顯示,該集團走私的一、二級保育類鸚鵡受精卵數量高達數千顆。在2024年6月,海巡署在馬祖地區查獲了1047顆走私的保育類鸚鵡受精卵。今年年1月,又在金門地區查獲599顆。更甚者,3月在海巡署、法務部及警政署的國際合作下,張姓嫌犯在前往越南,遭越南海關攔查,並在其走私的貨物中查獲了600餘顆保育類鸚鵡受精卵。

海巡署與相關單位組成專案小組,最終於今年3月在雲林及臺中將主嫌張男與楊男逮捕歸案。兩人已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及《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等罪嫌移送法辦,檢方復訊後裁定羈押獲准,另外還有10多名同夥也一併遭法辦。

海巡署維護動物物種多樣性及生態平衡已是國際社會的共識,臺灣在物種保育方面亦不遺餘力。此外,全球各國對於「禽流感」防疫工作都極爲重視,海巡署也積極貫徹國家政策及防疫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