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委會邀這「兩單位」 參訪高檢署科技監控中心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右)邀集邊防與犯罪查緝相關單位,至臺灣高等檢察署科技設備監控中心參訪,高檢署檢察長張斗輝(左)親自接待。(海委會提供)

日前經濟要犯鍾文智、網紅貴婦奈奈棄保潛逃,加上近日三聯集團負責人徐少東案件審理期間失聯,讓我國邊境防逃機制再次受到社會矚目,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15日邀約犯罪查緝與邊境防逃相關單位,參訪臺灣高等檢察署科技設備監控中心,期待推動科技輔助監偵防逃通報機制的強化。

管碧玲表示,科技監控是屬於替代性羈押的作爲,這部分重於防逃的意義,是對有羈押原因者給予更強調人權的寬限作爲,今日與相關查緝機關共同前往科技設備監控中心實地參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透過面對面的對話,使執法各方對科技設備監控更加了解並建立共識。

管碧玲說,海委會對以科技監控防範重大犯罪被告潛逃相當重視,審慎評估其人權影響,根據海巡署統計至5月14日,全國遭限制出海者達6539人,其中74人並用科技設備監控,佔比1.13%,顯示監控設備運用審慎,並無侵犯人權疑慮,而任何高關注案件潛逃均可能削弱政府公信力,因此她自去年起推動修正通報程序與監控聯繫,致力於機制的合理化與完備。

其中,「88會館案」及「遠東航空掏空案」涉案人郭哲敏及張綱維,便因監控期間多次違規,法院依監控數據裁定羈押,顯示監控設備有助於即時捕捉風險行爲,並協助法院評估逃亡風險。

法務部統計顯示法院及檢方採用科技設備監控案件數逐年攀升,至今已累積302件,今年案件數更超越往年總合,此次跨部會交流邀集海巡署、內政部警政署、移民署及法務部調查局等機關,討論監控設備的適用情境及各單位協調機制,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張斗輝表示,科技監控的成功仰賴跨部門合作,科控中心將規劃未來與警政及海巡機關的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