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西方的戰略重組(祁冬濤)

歐盟執委會19日公佈《歐洲國防白皮書》與《重新武裝歐洲計劃》,凸顯歐盟對安全與國防的態度出現重大轉變。圖/美聯社

川普上臺以來,不僅在美國國內對政府和政策進行大幅戰略重組,而且通過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對歐盟施壓,逼迫歐盟也不得不進行戰略重組。對於中國來說,西方的戰略重組能夠提供有利機會,主要是因爲無論在美國還是歐盟,分裂是他們戰略重組中面臨的一個挑戰。這種分裂不僅發生在美國和其盟友之間,也發生在歐盟內部,更重要的是發生在西方各國內部。

一、美國內部的分裂

首先是美國內部的分裂。川普上臺後,他和民主黨之間的分裂不僅更加激化,而且變得更加個人化,也就是川普對拜登等民主黨領袖個人的攻擊仍在繼續。更重要的是川普政府內部可能圍繞着遏制中國戰略出現某種程度的分裂。共和黨內的建制派,以國務卿盧比奧爲代表,是長期的反華鷹派,致力於儘快結束俄烏戰爭,以利於美國集中資源專心對付中國,從而繼續維持美國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川普雖然也想盡快結束戰爭,但目的主要是逼迫歐盟獨立在歐洲「維穩」,美國能夠從歐洲脫身來集中精力處理好美國的國內事務。和建制派不同,他不但不認爲美國的全球霸主身分給美國帶來了經濟、政治、軍事、軟實力等各方面的好處,反而認爲美國做霸主得不償失,甚至經常成爲「冤大頭」,被其他國家,尤其是美國盟友佔便宜。所以,雖然在經濟上他也許仍然想維持美國的霸主地位,但在地緣政治和安全方面,他似乎是傾向於劃分不同的勢力範圍,讓每個勢力範圍內部「自治」,不必「麻煩」美國來幫助「維穩」,這就是他的孤立主義思路。

川普對於地緣政治和安全興趣不大,不認爲美國必須是在全球「維穩」的霸主,所以在他眼中,中國對美國的威脅沒有那些反華鷹派想像得那麼嚴重。尤其是出於他的交易性性格和思維,他有可能還認爲自己能夠威逼利誘中國爲他的MAGA大業做些貢獻,就像他威逼利誘美國的盟友一樣。這些對中國相對靈活的態度,是他和盧比奧等共和黨內建制派的重要不同,可能造成他們未來某種程度上的分裂。

二、歐盟和美國的分裂

對於歐盟來講,川普政府不但在拋棄烏克蘭,也在拋棄歐盟。歐盟被逼着要通過戰略重組來走獨立自主的道路,這對歐盟是個巨大的挑戰。在軍事上,歐盟雖然面臨着來自俄羅斯的巨大威脅,自己的軍費開支卻只佔歐盟GDP的1.8%。在貿易上,不但面臨來自中國日益升高的競爭壓力,現在又面臨美國強加的高關稅。在不少新興科技領域,歐盟已經落後中美。而歐盟不同於中美的經濟社會體制和文化,讓歐盟快速提高軍事預算和經濟科技競爭力變得非常困難。更重要的是,歐盟各國內部右翼政治勢力快速崛起,左右派衝突加劇,造成內部政局不穩,讓歐盟各國之間的整合也變得更困難。

在如此困難的戰略重組期,歐盟雖然在口頭上仍然會堅持和宣揚有別於中國的意識形態,但其成員國對中國的立場應該會發生一定程度的分裂:有些會計劃在戰略重組期要更接近中國,有些持觀望態度,有些則會固守意識形態反華的老理想。被美國「拋棄」後,作爲戰略重組的一部分,歐盟應該也會先和意識形態接近的域外國家,例如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進一步加強各個領域的合作。從長期來看,美國和歐盟的命運仍然是緊緊綁在一起的,所以美歐也不可能徹底分家。歐盟和北約提升軍力之後,反而可能在未來成爲美國更好的幫手。(作者爲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