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基金 大中華基金包辦績效前20

大中華股市近期大展「紅」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海外基金近一週前十名

大中華股市近期大展「紅」圖,也讓投信發行的大中華基金績效一掃頹勢展現驚豔。觀察信發行的超過千檔的新臺幣計價海外基金近一週績效,前20名清一色都是陸股相關基金,前五名來看,包括羣益中國新機會基金、PGIM保德信中國中小、臺中銀中國精選成長、PGIM保德信中國品牌、柏瑞中國A股量化精選近一週、近一月分別都有5%、10%以上的好表現。

市場法人表示,陸股自2025年初以來持續走強,展現強勁牛市勢頭。雖然上證指數才突破去年高點,但其他板塊如深圳綜指、中證2000等早已提前創下新高。在資產荒背景下,股市財富效應顯著,估值仍具吸引力,疊加政策持續支持,上行空間可期。

羣益投信中國研究團隊指出,分析近期陸股大漲原因,首先,債市、現金、黃金及樓市等資產收益率欠佳,投資者面臨資產荒,資金轉向股市。其次,A股市場財富效應明顯,伴隨成交量放大,投資者風險偏好提升,且當前估值處於歷史合理區間,尚未過高,再加上國家通過制度改革與政策支持,持續提升A股對資金的吸引力,隨着居民資產結構中股票配置佔比的提高,股市正成爲新的財富錨,建議投資人可多留意陸股相關基金投資契機。

兆豐投信認爲,受大陸科技與新興產業板塊的強力推動,近期旗下兆豐中國內需A股基金表現亮眼,主因該基金主要聚焦於人工智慧(AI)、半導體、自動化、互聯網與創新消費等內需成長產業,並結合具成長潛力的中小型企業。在政策推動與消費升級趨勢支持下,這些產業具備長期成長紅利。配置上建議投資人採定期定額或分批佈局方式分散波動風險,掌握內需轉型與政策紅利契機,兼顧長期成長與資產配置平衡

羣益中國新機會基金經理人謝天翎強調,全球權益市場在經歷了上半年的震盪後,於7月迎來了一波強勁的反彈。大陸市場的「政策底」與美國市場的「加息頂」共同確立了風險資產的有利窗口期。美國就業市場的降溫與聯準會的降息分歧,預示着三季度市場可能進入一個「混沌期」,波動性將會放大。但大陸市場在政策預期與企業盈利復甦的雙重推動下,表現出較強的韌性。

看好產業方面從晶片、伺服器、散熱到軟體應用,算力需求的爆發式增長將是未來最核心的投資主線;此外,醫藥領域關注那些研發實力強勁、技術平臺獨特,且能夠獲得國際藥廠合作的生物科技公司也值得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