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鼓勵存量房屋建築用於康養產業
中新經緯3月4日電 海南省政府網站4日消息,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海南省推動康養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下簡稱《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勵存量房屋建築用於康養產業;支持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康養企業投放貸款。
發展目標方面,《方案》稱,在充分利用自然條件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服務標準,完善服務功能,創新產業政策,培育一批康養示範項目,打響海南“健康島”品牌,引領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
《方案》提到,明確康養產業範疇,健全分類和標準體系。圍繞基地、產品、服務等康養產業內容,分類開發醫療康養、森林康養、氣候康養、中醫藥康養、溫泉康養、康養旅遊、旅居養老等標準。每年制定2-3個相關標準、3-5類專項康養服務包,引領服務規範和質量提升。
《方案》提到,加強業態融合,豐富康養服務供給。與“旅”融合豐富旅遊康養服務。依託博鰲樂城先行區和各地健康產業園區,打造獨具特色的醫療康養旅遊產品。依託三亞國際中醫療養院和中醫藥健康旅遊基地,開發中醫藥康養旅遊路線。依託共享農莊、氣候、森林等優勢資源,豐富康養產品和服務。與“林”融合打造特色森林康養服務。以中部森林康養產業集羣爲核心,打造森林浴、五感療法、森林運動療法、芳香療法等自然療法項目。建設森林康養步道、森林風景道體系。圍繞熱帶雨林國家公園,豐富森林康養產品和服務,推出一批高水準森林康養基地。
《方案》提到,供需雙向發力,加強品牌培育和推廣。突出“健康”元素,打造“到海南暢呼吸”“到海南睡好覺”“森養海南”等系列特色康養品牌。分別培育10個以上醫療康養品牌項目、旅居養老品牌項目、品牌化康養服務包和特色康養旅遊線路。重點面向北歐、東歐、東南亞、中亞國家和港澳地區,開拓國際市場,吸引國際客源。充分利用博鰲樂城先行區政策,吸引國際高水平康養企業。
《方案》提到,加強支撐體系建設,完善康養配套功能。加強康養服務人才技能培訓和認證,推動職業院校高標準培養康養服務人才。將養老護理員、醫療護理員、健康照護師、森林康養師等職業(工種)納入補貼性培訓範圍並列爲急需緊缺工種。鼓勵退休醫務人員參與康養服務,大力發展醫務社工與志願服務。將康養企業納入現有高層次人才項目的支持領域,支持企業引進培養康養項目運營管理人才。
支持措施方面,《方案》提到,支持市縣結合實際將康養產業納入地方相關規劃或編制康養產業專項規劃,根據規劃確定的康養用地佈局和用地用林需求,統籌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中予以保障。支持採取長期租賃、先租後讓、彈性年期出讓等靈活方式供應土地,降低康養企業先期投資成本。鼓勵存量房屋建築用於康養產業。允許盤活利用現有空閒商業用房、廠房、校舍、辦公用房、培訓設施及其他設施提供康養服務。鼓勵有意向的企業將存量商品住宅作功能性改造,滿足消防安全、運營等條件後,提供康養服務。
《方案》提到,加強財政金融支持。通過新設或利用自貿港基金存量子基金,對符合康養產業發展方向的項目進行重點投資。鼓勵市縣在投資審批和資金安排方面支持符合條件的康養項目及其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支持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康養企業投放貸款。引導銀行機構加大債券融資業務宣傳,積極挖掘符合條件的發債企業客戶,爲符合條件的康養企業出具有針對性的融資服務方案,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債券市場融資。對人身保險機構在海南投資康養類不動產項目,依照一事一策原則,鼓勵銀行和保險機構合作,發放配套項目貸款。(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