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誰在縱容虐嬰?(沈迺訓)
立法院18日院會三讀通過攸關「剴剴」兒虐案的「刑法」第272條、286條修正草案,國民黨與民衆黨立委一同拉起布條高喊「虐兒零容忍,守護你長大」。(姚志平攝)
近日立法院在國民黨與民衆黨的在野陣營主導下,通過「虐殺嬰幼兒罪」立法,將虐嬰罪責提高到死刑。此一尊重人性尊嚴、嚴懲漠視律法的良善立法,理應不分朝野黨派一致贊同。詎料執政黨綠營立委卻大開民意倒車,集體接連在二、三讀階段分別投下反對與棄權,無異是公然與民意爲敵,居心之不良尤須嚴加譴責。
回顧「凱凱案」事發階段,北市府蔣萬安團隊在第一時間即展開內部調查與配合檢警蒐證,事後着手反省相關制度缺失,以防再有類似情事發生。然而當時綠營上下毫無理性謾罵攻訐,多位中央黨工與民代用上護航、包庇、吃案等影射性字眼點名究責市長蔣萬安等官員,更大舉發動網軍側翼抹黑攻勢,儼然正義姿態好不威風。
綠營當初的義正詞嚴言猶在耳,如今卻淪爲「批評的巨人,行動的侏儒」。衆人口稱並不反對,卻先後拿出「刑責比殺人罪還高」、「錯置法規章程」等十足政治語言的匪疑說法盡行推諉。
表面理由是出於「立法品質」、「司法裁量空間」與「制度配套」層面的考量,不得以纔在二、三讀進行軟性反對。實則爲在野陣營立法初衷貼近社會情緒,更積極優先提案,大大凸顯綠營立委的集體麻木怠惰,讓綠營在虐嬰立法議題陷入被動不利局面。
綠營爲求不讓在野完全取得兒少保護立場的道德制高點,開始大玩政治算計,將立法技術的細節問題過度惡意放大,好大幅減少在野陣營推動德政的社會反響,心態誠不足取。
綠營這種政治算計凌駕人命的思維,是不折不扣的民主墮落,僅因深怕修法通過被國民黨拿去宣傳的小器做法,毫無執政黨應有的格局與責任,簡直是把民主政治玩成了鬥氣比輸贏的遊戲。
此事也反映出賴政府執政一年多餘以來,思思念念者皆是高度政治性立法心態,對於民生社福乃至於社會正義的推動形同空白,一心投入在726大罷免好消滅政敵盡收國政大權。臺灣人民務須看破其手腳,勿再放任縱容綠營惡政禍國纔是保臺正辦。
(作者爲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