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上臺大,便...請給年輕人機會(張惠博)

〈上臺大便〉由於討論聲浪太大或失焦,創作者聲明,要求社會各界聚焦於更重要的事情:一、爲什麼會誕生這首歌?二、爲什麼臺大學生甚至全世界的年輕人常常感到不快樂?三、是不是我們的社會出了什麼問題?(圖/臺大提供)

臺大畢聯會依往例舉辦畢業歌票選,今年共有7首歌參選,《上臺大便》一曲成爲今年畢業歌。由於歌名太吸睛,匿名創作者還承諾若當選畢業歌,就會「上臺大便」,讓歌曲迅速爆紅。更由於歌名太有創意,非常吸引人,讓人不得不去想其深一層的意涵。

果不其然,詳看歌詞,訴說臺大學生頂着「臺大」光環,卻擔心畢業後就業的難題,尤其,相較理工醫金融等領域,人文社會學科學生,較難找到好工作,也面臨低薪的辛酸。如此幽默、批判與反思的歌曲,獲選第一名,實至名歸。

「上臺大便」歌詞開頭重複四次「不要畢業」,並寫着「誰說上臺大就會很有錢,我的帳戶從來沒破千,千里難尋一個工作機會」、「不想被問每個月薪水,找不到工作,上臺大便。」,充分表達人文社會學科生畢業後的求職焦慮,並於歌曲之後,口述「這首歌如果上了,我就上臺大便」,成功贏得票選爲畢業歌,卻也惹發不少疑慮。

有人認爲臺灣最高學府怎選出如此駭人聽聞的畢業歌,擔心是否會讓其他各級學校羣起效尤?此外,部分教師與社會人士認爲,臺大學生創作出這樣的畢業歌,太讓人失望了。另有一位廣告領域的學者表示,某些企業主看到「上臺大便」後,有可能衝擊了對臺大文化傳統的認知,留下不好印象,對臺大畢業生的求職恐有一定影響。但肯定的聲音也不少,咸認爲唱出年輕學子的心聲。

臺大學務長朱士維即迴應,選歌活動是由臺大畢聯會主辦,結果來自學生投票,臺大尊重學生選擇,也強調「篩選學生言論不是臺大的風格」。其實,朱學務長應可更正面肯定學生創作的用心。其次,身爲臺大校友,近幾年來常與青年學生對話的陳水扁前總統,則較無保留的表達支持。他說,臺大畢聯會繼去年選出《臺大的垃圾》作爲畢業歌,今年又選出《上臺大便》,歌詞「寫實表達學生不想畢業、畢業便失業的心情以及文組畢業生的心聲」。

由於討論聲浪太大或失焦,創作者乃透過臺大畢聯會發表聲明,要求社會各界聚焦於更重要的事情:一、爲什麼會誕生這首歌?二、爲什麼臺大學生(甚至全世界的年輕人~)常常感到不快樂?三、是不是我們的社會出了什麼問題?可見,創作者不止關心自己,也關心其同儕,更關心全世界的年輕人,關心我們的社會。

類如這樣的年輕人,應已具備看待世界的眼光,其未來必有能力自由飛翔。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爲年輕人多做些什麼?

(作者爲彰化師大前校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