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勞工也需要身心調適假 不能獨厚公務員(周宏昌)
總統府指出,行政院將指導衛福部及相關部會,研議增列公務人員「身心調適假」。(本報資料照片)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發生職場霸凌事件,牽動各部會如me too燎原,檢舉紛踏而至,就連掌管國人心理衛生的衛福部前心理健康司司長亦捲入其中,實在是最大的諷刺。總統轄下的「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日前因而提出「提升民衆心理健康韌性」,研議增列公務人員相關身心調適假,讓公務人員有健康的身心。唯職場霸凌不是隻有在公務體系纔有,一項民團調查指出,93%支持職場心理健康假,政府要照顧的不是隻有公務員,勞工亦應比照公務員,也需有身心調適假。
根據衛福部所提供的「臺灣民衆常見精神疾患盛行率之變遷」研究顯示,國人常見精神疾患包括憂鬱、焦慮等,其中以30~45歲人口羣盛行率最高,近10年的統計盛行率更高達25~27%,也就是每4人中即有1人有心理困擾。此外,壯世代的精神醫療使用亦有增加趨勢,105~111年15~45歲精神科就醫率從7.4%增加到9.5%,成長率達27%。
經由這些統計,不難發現,壯世代是每個家庭的經濟中心,上有老、下有小,還要在職場上打拚,每天所面臨的壓力不言可喻,心理健康出現問題的比率自然高出許多,而衛福部去年推出「年輕族羣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使用十分踊躍,今年還擴大方案適用年齡至15~45歲,顯示民衆心理健康支持的需求,已到了高水位的地步。
政府一直高喊提升民衆心理健康韌性,就應有全面性的做法,國內有1141萬多名勞工,也應受到重視,目前學生可以申請身心假,公務員也擬有身心調適假,沒有理由獨漏勞工,臺灣心理健康聯盟曾公佈「職場心理健康」調查,75.7%民衆認爲工作壓力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93%支持職場心理健康假,政府應面對勞工的聲音。
此外,衛福部所推的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往往都是在需要介入輔導的時候,所謂「提升民衆心理健康韌性」、「健康臺灣」應是在更前端就做好預防,衛福部應超前部署,將心理健康衛教紮根在生活之中,是當前更重要的工作。
(作者爲國民黨醫療委員會副主委)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