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好一個「臺索兩國」 自貶身價(徐勉生)

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以總統特使身分於11日至14日率團訪問索馬利蘭,出席新任總統阿布杜拉喜就職典禮。(外交部提供)

外交部5月16日發佈第158號新聞稿,聲稱外交部政務次長陳明祺16日晚間應邀出席索馬利蘭共和國駐臺灣代表處舉辦的「索馬利蘭共和國獨立34週年晚宴」。新聞稿最後一段出現「臺索兩國」一詞。

政府機關發文用語與媒體用語不同。媒體用語講求簡便易懂,也要符合風尚。但是政府機關是全國人民的標竿,文書用語應該嚴謹莊重,不可讓人抓出語病。外交部對外代表國家,用語更需字斟句酌。前述「臺索兩國」用語就極爲不妥。

臺灣是地理名詞,不是國家名稱。世人爲了簡便,並與中國大陸區別,通常以臺灣一詞代替中華民國,尤其是用在口語中。便宜行事無可厚非。如同世人一向以「美國」代表「美利堅合衆國」。但是外交部在提及我國名稱,尤其是文字用語時,則不可輕率爲之。

索馬利蘭雖然自稱是獨立國家,但是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給予外交承認,是全世界唯一零邦交的「國家」。目前僅有衣索比亞爲了利用索馬利蘭出海口,和索馬利蘭保持非正式的官方往來。而「臺灣共和國」並不存在。因此外交部的新聞稿應該用臺索「雙方」,而不是臺索「兩國」。外交部刻意稱「臺索兩國」,印證了《中國時報》5月12日社論的指稱,外交部正在偷渡兩國論。

從另一個角度看,外交部稱「臺索兩國」不但是自我矮化,也有干預他國內政之嫌。民進黨政府想要與索馬利蘭往來,無可厚非。提供援助也並不爲過。但是必須掌握分寸。

索馬利蘭實際上是索馬利亞聯邦的一部分。索馬利亞是國際承認的主權國家,也是聯合國會員國。索馬利亞堅決反對索馬利蘭獨立,所以索馬利蘭的地位問題屬於索馬利亞內政。民進黨政府大張旗鼓聲稱「索馬利蘭共和國」,根本就是挑釁索馬利亞。索馬利亞聯邦政府日前宣佈,自今年4月30日起,由臺灣或其附屬機構簽發的護照及相關旅行證件,不得再用於進出及過境索馬利亞聯邦。顯然是對民進黨政府當頭棒喝。

雖然我國在蔡英文任內喪失10個邦交國,但至少目前還有12個國家承認中華民國。每年在聯合國大會還有主權國家支持中華民國。我國國際地位雖然不理想,但至少在國際間還是堂堂正正的中華民國,與「索馬利蘭共和國」不可同日而語。民進黨政府爲了滿足臺獨幻想,在索馬利蘭設立「臺灣代表處」。而索馬利蘭急需拓展國際關係,眼看民進黨政府飢不擇食,當然來者不拒。在你情我願的情形下一拍即合。即使民進黨政府對索馬利蘭的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但也不應自貶身價自我矮化,有失堂堂中華民國的國格。如今危害國人自由前往索馬利亞的權利,真可謂是得不償失。索馬利亞此舉算不算是給賴清德就職一年的賀禮?(作者爲退休大使)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