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從容橫渡萬劫 俯仰無愧天地—見證許歷農將軍的黃埔情(李天鐸)
被尊稱「許老爹」的退輔會前主委許歷農,4日於臺北榮總過世,享嵩壽107歲。(本報資料照片)
每一場民族大義,他兩眼眺望着大地華夏,
每一場大是大非,他兩手揮灑着春秋文化!
親親溫馨的許老爹在2025年5月4日清晨安然辭世!他107年的崢嶸歲月,在亙古的天地間,雖說只是剎那,卻宛如一部中國近代史。
大道無疆,如砥如柱,國史有志,壯志煙高!這位中央軍校16期的黃埔人,曾參與對日抗戰、國共內戰;1949年許老爹隨國民政府來臺,前半生爲中華民國的生存,參與823砲戰,先後擔任政戰學校、陸軍官校校長,思接千載,作育英才,服膺政策,堅決反共。
在劉少康事件後,不計莫測奇變,官拜上將的他,銜經國先生之命,毅然出任總政戰部主任,智將如他,動應多端,權變鋒出,臨危制勝,全力穩住軍心。1987年接任退輔會主委,長達6年中,走遍榮家,以其一貫溫煦親民作風,溫暖袍澤,「許老爹」贏得所有退伍軍人、榮民、社會大衆,共同的愛戴。
劍本凡鐵,因人而靈,君仁劍義,君紂劍戾
1993年,他反對時任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的臺獨行徑,毅然選擇離開國民黨,成爲新黨的創黨人。
他敢於公然、公開反對李登輝、陳水扁的臺獨路線、做法,是所有國軍將領中,真正三民主義信徒,中華民國憲法的捍衞者。
觀瀾索源,振葉尋根,昭昭日月,遠見春秋
1987年,他認同經國先生兩岸交流政策,與鄧小平先生推動的改革開放政策,後半生爲中華民族的永續發聲,爲兩岸的和平統一而努力奮鬥。
2010年許老爹在臺北辦理首屆「中山 黃埔 兩岸情」論壇,力促兩岸和平,應從同根同源的黃埔精神交匯做起,之後分別在北京、上海、湖北、香港與天津舉辦論壇,擴大兩岸交流力度,他認爲兩岸的融合統一,不僅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契機,也是臺灣生存發展的機遇。
2017年以新同盟會榮譽會長的身分,發表一篇〈我爲什麼以前反共現在促統?〉文章,向國人闡述當年我們高喊「反攻大陸」、「光復大陸國土」,乃至「爲中華民國生存發展而戰」,俱是爲追求國家統一的具體主張,也是我們中華民國憲法所追求的實質內涵。
許老爹打破昔日「反共」意識形態見解,使他成了當年國民黨的少數非主流象徵,備受爭議,之後倡議「合共」,以圖謀臺灣生存發展的高瞻遠矚,又成爲民進黨強力打壓的指標人物。
老爹秉持「義將,有死之榮,無生之辱」的精神,「雖千萬人,吾往矣!」,見證自己生前不見容於各黨派的理念,卻正是21世紀中華民族圖復興,兩岸謀發展的大道至理。
績學儲寶,繼往開來,壯採和絃,經緯璀璨
復興崗文教基金會,於民國110年12月出版《政戰風雲路:歷史 傳承 變革》、113年11月《復興崗人的壯採和絃~政戰風雲路II》兩部專書,期爲政工幹校、政治作戰學校、國防大學政戰學院,以「經、緯」兩條線,爲我們這代畢業學生註定下自己的時代角色。
政戰風雲路卷1 :歷史 傳承 變革,以軍中政戰工作爲主,是爲經軸。
卷 2 :將復興崗新聞、影劇、音樂、藝術,各科系畢業學生,在社會各角落,爲國家作出的貢獻爲「緯線」,編輯、出版,留下我們共同的記憶。
編輯過程中,團隊成員拜訪老爹,報告編書意旨及進度,當面得到他的讚許、鼓勵,並蒙老校長分別以《繼往開來》、《永綻光芒》爲兩書作序,爲全體復興崗人曾經的輝煌璀璨,及老校長與中華民國成長的共同歷史,留下歷歷見證。
𧗾諸這段過去發生的曾經,尤其在老爹辭世後,想起他斷然離開國民黨,創建新黨、新同盟會,以自家被迫分隔兩地的痛苦遭遇,大聲疾呼:爲臺灣人民的生存、未來,必須遵循中華民國憲法,追求國家統一,兩岸共同努力於中華民族復興大業。
此等器識、襟懷,正是「黃埔情 政戰心」最具體的實踐,只是未能在國軍將領中,蔚成主流、合出力量,大家都只是看在眼裡、藏在心中,任由經國先生創辦的「黃復興黨部:炎黃子孫 復興中華」,活生生斷葬在當權者偏狹失度的手中。
如今,他走了!回望中華民國的將領中,唏噓「骨氣」幾成稀有。
這是我們懷念、敬仰老爹,最大的感慨!
掬此文,化爲心香三柱,悼祭老校長、我們的老爹!
您是擡頭挺胸走進天國的!
(作者爲復興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