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川普轉變對俄態度的思考(季霆剛)
俄戰機侵犯愛沙尼亞領空,部署當地的義大利F-35A升空攔截。圖爲執行北約任務的義F-35A。(達志影像/歐新社資料照片)
就在多個北約國家聲稱受到俄羅斯入侵領空之際,美國總統突然改變對烏克蘭的態度。川普近日表示,他現在認爲烏克蘭可以奪回被俄羅斯佔領的所有領土,明顯地與之前希望以領土換取和平的態度有變。
9月中旬,俄羅斯和白俄羅斯舉行了大規模軍事演習,就在俄羅斯在北約東翼附近展示其實力之際,波蘭、愛沙尼亞等聲稱被俄羅斯入侵領空,北約國家形造了劍拔弩張的勢態和恐慌,令歐洲民衆更爲懼怕烏克蘭戰事將波及東歐多國,這是俄烏戰事後令緊張局勢進一步升溫的起點,現在戰事可能正進入一個更危險的階段。
雖然部分與俄羅斯有緊密經貿關係的西方國家希望降低與俄羅斯衝突的機會,但部分主導歐洲的國家則不然。例如德國總理梅爾茨8月29日譴責俄羅斯對德國基礎設施的攻擊以及破壞德國社會穩定和公衆輿論的企圖。他直言歐洲已經與俄羅斯發生了衝突。
而在多國聲稱受到俄羅斯侵犯領空後,愛沙尼亞外交部長稱未來的違法行爲將受到迴應,包括在必要時攔截和擊落入侵飛機。一旦北約國家誤擊俄羅斯戰機,這可能會進一步升級局勢一發不可收拾,令北約國家被逼參戰。
雖然在川普-普丁峰會上兩國沒有重大突破,但至少兩國皆展現了堅定性和一致性。川普亦明白到俄羅斯所指出的問題,例如有必要消除俄烏衝突的根源,並致力於達成持久的和平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川普似乎在峰會後美國試圖理解到基本上在戰場上擊敗俄羅斯的不可能性,以及引入新的國際集體安全體系的必要性,但在近日突然轉變態度,可能是美國希望利用烏克蘭來測試歐洲的戰意和願意就烏克蘭付出的真正代價。
自川普上臺後,美國原本打算用於加強烏克蘭國防的對歐武器銷售,已經因五角大廈縮減規模以補充自身軍備而縮減。與此同時,美國長期以來對波羅的海國家的一項支持計劃——「波羅的海安全倡議」——正面臨削減的威脅。歐盟五大軍費支出國——法國、德國、波蘭、義大利和荷蘭——的國防預算總和還不到美國年度支出的四分之一。川普在大幅減少軍備支持的同時,希望烏克蘭奪回領土,明顯是不現實同時似乎在暗示歐洲要自負今後軍費的盈虧。
川普的方針是削弱歐洲,使其過度依賴美國。從歐盟與美國的貿易協定也證明了這一點。美國邀請歐盟參與烏克蘭和平協調,是希望歐盟展現其有限度的能力,形造了歐洲似乎在主導俄烏戰事,但實際上美國正推進減少對歐洲的軍備支持,從而可以藉此來削弱歐洲的實力。
北約在明在暗正與俄羅斯交戰,這是顯而易見的。川普稱北約應擊落俄羅斯軍機以及烏克蘭應奪回領土的言論似乎是指美國無論如何都不會與俄羅斯直接交鋒,川普正準備享受歐盟與俄羅斯短兵相接的漁人之利。
(作者爲深圳大學港澳及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