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韓大選將牽動朝美關係(季霆剛)
韓國總統第一次電視辯論於18日晚間舉行,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右),與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左),在是否立即達成與美國的關稅協商,提出相反意見。(路透)
在6月3日,韓國將因應尹錫悅被彈劾罷免舉行總統選舉。新韓國總統將於6月4日就職。目前的民調和政治分析顯示,主要反對黨民主黨總裁李在明明顯領先。目前來看,他最有可能勝出。
下一任韓國總統將面對一個在許多方面都在演變的北韓,北韓近年來在區域和全球地緣政治中戰略地位得到加強、對韓國的態度不斷演變,而且在俄烏戰爭上得以以真槍實彈獲得大量實戰經驗,令韓國新領導層面對更大的壓力。
除此之外,自2006年北韓進行首次地下核試驗後,聯合國首次對北韓實施制裁。第1718號決議禁止向北韓出口部分軍事裝備和奢侈品,隨後的決議在北韓進一步進行核子試驗和火箭發射後加強了制裁。雖然北韓被美國所孤立,長期被美國所領導的國際機構多邊制裁,被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拒絕在國際社會中,但北韓依然頂着巨大壓力,至今具備一定的財力和自衛能力,令南北韓關係更爲多變。
對於南北韓關係,金正恩在2023年底宣佈了重大轉變:放棄統一爲政策目標。北韓首次正式放棄「朝鮮半島只有一個國家」的理念,代之以「朝鮮半島有兩個獨立國家」的理論,並將大韓民國列爲永久敵對國家。
雖然美朝兩方在川普總統第一任期間在河內舉行元首會議,但美國在拜登總統任內與北韓關係惡化,最爲明顯的是《大衛營原則》的通過,這是美國與其東亞最親密盟友之間的安全協議,是在美日韓於2024年 8 月舉行的三邊會談中通過的,再加上三國頻繁的區域軍事演練,令美朝關係更爲急速下挫。在與美國關係惡化的同時,北韓與中國的貿易額逐步增加,顯示出其貿易力、經濟實力愈來愈穩定。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近日公開稱讚前往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打擊「烏克蘭當局侵犯主權」的北韓軍隊的「英雄氣概和勇敢」。此舉顯示了即使西方長期以經濟貿易打擊北韓,北韓亦有能力伸延至俄羅斯進行實戰。
北韓派遣軍人到俄羅斯的行動亦同時吸引了西方國家的注意。川普視2019年與金正恩的對話爲一次外交上的成功,對比現時他面臨無法解決俄烏戰爭和加沙戰事,川普有可能轉向北韓再次向外界顯示其外交手腕的實力。北韓亦可藉着韓國大選出現新領導層和川普需要一個成功扭轉乾坤的外交場合來開啓新一輪的外交談判。(作者爲深圳大學港澳及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