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巴勒斯坦建國的最後一里路 關山難越(張良任)

英國、澳洲及加拿大,同日宣佈承認巴勒斯坦國地位。圖爲戰火下的巴勒斯坦兒童。(路透)

9月21日以來英國、加拿大、澳洲、葡萄牙、法國、盧森堡等政府相繼發表正式聲明,承認巴勒斯坦國,爲不平靜的中東又投下一顆重磅的鑽地炸彈。迄今,已有145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還沒有承認的只有少數歐洲國家、波羅的海國家以及日本和韓國。

巴勒斯坦國真的就此像一般主權獨立國家那樣在國際上獲得應有的權利、地位與尊重嗎?答案是:時機還不成熟、條件也不充分。

中間的變數還有很多。一、巴勒斯坦國還未能成爲聯合國的一個完全會員國,自2012年以來它在聯合國地位沒有改善,目前是非會員觀察國(Non-Member Observer State)。聯合國大會今年通過推薦應該不是問題,但要經過安全理事會的同意。美國總統川普認爲近來若干國家的承認是對哈馬斯的「獎賞」,對解決以哈衝突、釋放被哈馬斯扣押的人質都沒有幫助。目前看來,美國沒有改變巴勒斯坦入聯立場的跡象。

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轉化爲巴勒斯坦國的統治有其困難。自治政府30多年來仰仗歐洲及美國的財政援助,自身財力不足、威望不夠、弊病重生、建設落後、民心思變。對巴勒斯坦人民的號召力還不如哈馬斯。

三、阿巴斯總統已90高齡,體弱多病,既不下臺,也不改選,統治的合法性受質疑,繼續由他扛起巴勒斯坦國領導的擔子是綆短汲深,所託非人。

四、迦薩戰火持續。迦薩走廊365平方公里的土地遭受以色列700多天的攻擊轟炸早已滿目瘡痍,百廢待舉,死傷20多萬人,絕大多數人民流離失所或仍埋在瓦礫堆中。近日以色列又增兵圍困迦薩市,繼續造成大量的死傷,飢餓致死的兒童也持續增加。

即使以色列能夠佔領迦薩,那裡都是斷壁殘垣,基礎設施破壞殆盡,毫無生產力,一般人民維持基本的生活都十分困難,迦薩絕無可能在以色列統治下搖身一變,成爲世外桃源;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爲主的巴勒斯坦國如有機會接收也會受到迦薩地區民衆的反對,合法妥善治理有其困難,而迦薩本身又沒有行政治理人才。一個主權獨立的巴勒斯坦國領土缺了一角,不符合國際法對國家必須有明確疆界的規定。

五、西岸問題。1993年《奧斯陸協議》將約旦河西岸治理的方式分成ABC三類。就西岸今天的情況而言,協議的精神幾乎蕩然無存。以色列屯墾區不斷的擴建及隨之而來的軍事崗哨、檢查站,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能有效管轄的土地越來越少。不久前,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宣佈在東耶路撒冷擴建430戶住宅,那一片12平方公里的土地,形同切斷約旦河西岸的南北兩部分。他指出,屆時就沒有一個所謂的巴勒斯坦國了,也不存在所謂承不承認的問題了。

對英國、加拿大等承認巴勒斯坦國,以色列內閣中的極右派成員已要求政府佔領全部的約旦河西岸,作爲反制的措施。一旦成真,一個沒有領土、沒有有效統治的巴勒斯坦國如何能夠在國際上存活呢?

六、巴勒斯坦國會承認以色列國嗎?在《奧斯陸協議》中,巴勒斯坦已經在原則上同意承認以色列,但前提是必須接受以「兩國方案」爲基礎,解決所有核心問題的爭議,其中包括以色列必須停止屯墾區的擴建以及承認東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國的未來首都。但在雙方高度不信任的狀態之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挑戰。

世界各國紛紛表態承認巴勒斯坦國,附帶還有一個期望就是要恢復兩國方案。爲解決巴勒斯坦問題,1917年英國外相貝爾福(Arthur Belfour)發佈間短的聲明,距今已108年;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巴勒斯坦分治案距今也已78年。

目前的情況是橫梗在一邊一國、和平共存的幾座大山,短期內看不到剷平的可能性。(作者爲前駐以色列特任大使)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