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嚴抓洗產地 2.5個月移送73案
關務署(圖/吳靜君攝)
關務署今日表示,今年4月1日起海關各關關都加強查覈違規轉運,俗稱洗產地,至6月15日止累計查覈6962筆、疑似「洗產地」筆數累計達73件,並移請經濟部國貿署查處,依據貿易法規範,最高罰鍰達300萬元;同時關務署強調,即日起自貿港區發現違規轉運,即使是初次也會被罰最高罰鍰30萬元。
關務署表示,應經濟部要求,自今年5月7日起輸往美國的臺灣制產品,出口人應在申報出口檢附「輸美貨品原產地聲明書」,並且在主管機關指定欄位,填寫「YT」,以維護我國產製貨品的貿易利益和貿易秩序。
根據關務署統計,自今年5月7日到6月15日止,檢附聲明書有11萬6000多筆,關務署表示,廠商要在3日內檢附正本,C2、C3貨品若未在3日檢附正本,下一次報關就無法透過「影本」通關;至於C1的貨品,就可能會被提高查驗比率。
另外,自貿港區的部分,目前最高罰鍰30萬,關務署表示,廠商以他國產製貨品透過我國自貿港區違規轉運,將影響我國的信譽及損及國家全體利益,即便設管條例規範罰鍰3萬到30萬元,但查覈會更加嚴格,只要海關發現有洗產地的情事,就會按最高罰鍰30萬元罰鍰。
關務署表示,自4月1日到6月15日止,已經查覈280筆,目前尚未查到違規案件。至於《自貿港區設置管理條例》最高罰鍰30萬元,關務署建請交通部調整罰鍰至300萬元,據知目前交通部也盤點法規、修正草案行政院通過、立法院修法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