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禁收外籍生 寒蟬效應衝擊常春藤

圖/美聯社

美國政府22日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的資格,甚至有意將禁令擴大至全美大學。川普打壓學術自由引發寒蟬效應,並衝擊常春藤聯盟和其他名校招生,麻省理工學院已縮減外籍生名額,哥倫比亞大學的申請人數也已減少。

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部長諾姆(Kristi Noem)22日宣佈撤銷哈佛大學的「學生與交換學人計劃認證」(SEVP),於2025~2026學年生效。諾姆指控哈佛「助長暴力、反猶太主義,並且與中國共產黨合作。」

哈佛現有的外籍生將被迫轉學、改簽證或離境,不然將失去在美國的合法身分。根據哈佛大學資料,目前哈佛有將近6,800名國際生,佔學生總數的27%。

哈佛稍後對川普政府提起訴訟,並尋求臨時禁制令,稱政府的決定違憲,對學生和學者的未來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賴清德總統是哈佛大學校友,擁有公共衛生碩士學位,臺灣政府與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有長期合作關係,相關文官培訓計劃是否受影響受關注。

諾姆接受專時被問到,是否考慮在其他大學採取相似措施?她回答:「會的,這應該能對所有大學產生警示作用,讓他們上緊發條。」

川普在反猶太主義、「多元、平等和包容性」(DEI)政策槓上美國知名學府,並利用削減經費補助來脅迫大學屈服。被川普盯上的麻省理工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皆面臨招生和裁員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