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智輝談關稅 不如匯率、電價重要
臺灣的對等關稅尚未揭曉,經濟部長郭智輝(右)25日卻表示業者稱不如匯率、電價重要。左爲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郭吉銓攝)
臺灣的對等關稅尚未揭曉,經濟部長郭智輝25日卻表示,他這兩天拜訪機械公會、6大公協會,企業表達匯率與不要漲電價的重要性,大於美國川普的對等關稅。但是依據中經院同日發佈製造業調查,匯率跟川普關稅卻是業者前兩大關注議題。
郭智輝稱,機械公會跟他說關稅的重要性不如匯率,主要是因爲臺灣對美國貿易佔20多%;但是匯率升值影響全部的出口。郭近日除了拜訪機械公會外,還有6大公協會,主要表達1000億元希望可以還給臺電。過去臺電爲了穩定物價、配合國家需求,總共花了6000億元,政府還了3000億元,還有3000億元損失是臺電替國家承擔,所以自他擔任經濟部長以來,爭取每年國家還給臺電1000億元。
郭智輝說,臺灣將面臨的除了對等關稅、匯率外,電價是最重要的,幾乎所有的製造業都跟他表達「電不要再漲」。
但中經院昨公佈「2025上半年臺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調查」,上半年製造業最關心的第一名雖是「匯率波動」,比例近74%,較去年12月調查高出近30個百分點。但其次就是「美國川普總統貿易政策」,比率爲73%。等於「匯率」與「關稅」是製造業最關注兩件事。
對於與美關稅談判議題,副總統蕭美琴表示,談判團隊正持續在華府談判之中,具有高度的拚搏精神及強烈的使命感,24小時不間斷在取得貿易平衡和產業利益,甚至臺美之間在科技、經濟產業各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的機會。
當對等關稅出爐,英國是10%、日本15%,東南亞國家大約是20%,企業確實會擔心臺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表示,關稅多少是相對性的問題,希望談判代表能替臺灣爭取最好的條件。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強調,仍維持4月預測,臺灣關稅落在「15%至20%」之間,但也期待談得愈低愈好,相信政府談判團隊都還在努力,談出與日本相同的15%,並非不可能。
至於受衝擊的產業,吳東亮認爲,目前看得到的是連日本接受汽車零關稅了,大家可能要努力幫忙產業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