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哲榮:二代健保新制 壓垮臺股最後稻草?
二代健保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摩爾投顧投資長郭哲榮表示,臺股近期表現非常好,一度攻上兩萬八千點,正當全市場都在享受AI發展所帶來的紅利時,卻突然殺出了一隻黑天鵝,衛福部一則針對健保補充保費的改革訊息,就像投下一顆炸彈,引發了大量股民的反彈,讓網路上吵得沸沸揚揚,到底發生什麼事?對臺股有何影響?我們繼續看下去。
我先來講講現行規定,臺股投資人在投資股票和ETF,多少都會領到一些股息,而只要這筆股息超過2萬元,就會被政府多收一筆2.11%的補充保費。目前2萬元是單筆計算,假設你買的是月配息的ETF,只要每月的配息金額不超過2萬,就都不會被課徵到補充保費。但衛福部打算更改此規定,讓2萬的計算方式由單筆變爲年度結算制度,只要一年的利息(例如定存)、股利、租金(例如出借股票的收入),合計只要超過2萬元,就得多繳2.11%的補充保費!
舉個較極端的例子,假設你原先投資月配息ETF,一個月領到1.9萬的股息,那你補充保費一毛都不用繳。而如果新制正式推行,每年就會多出4810元的補充保費要繳!長期下來,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我認爲這件事並不是很合理,臺灣的健保缺口越來越高,預估未來每年都會突破千億臺幣,那不如提高整體的保費,而不是調高補充保費,這根本就像在多課交易稅,去變相懲罰投資人。
臺灣很多投資人喜歡高配息商品,一年2萬的門檻,就連小資族都能輕鬆達成,更不用說很多投資人的高股息ETF,是領了配息卻賠了價差,沒賺到錢你依然要多繳補充保費,這也難怪會有這麼多人反彈。但這是否會壓垮臺股?我認爲也不至於,畢竟應該很少人會因爲股息少領2.11%就完全不投資,要知道這筆錢就算放定存,也有可能要繳補充保費,那還不如放在股市裡賺更多。
目前補充保費新制還在廣納意見階段,但依照目前健保缺口來看,改制是勢在必行,不過也不必太擔心,行政院有表示絕對不會爲難小資族,所以我認爲未來改制可能會提高2萬元的門檻。那投資人應該怎麼做?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手中的高股息ETF,轉移到市值型ETF等以賺價差爲主的ETF,例如0050,又或是乾脆轉移到不會配息的ETF連結基金,畢竟完全不領息只賺價差,在投資複利上纔是最有效率的!在新制改革下,市值型ETF相對於高股息ETF的優勢被放大許多,若能因此讓更多高股息ETF投資人願意轉而投資市值型ETF,或許也算好事一樁呢!
郭哲榮投資長 官方Youtube頻道
※本公司所推薦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
※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以往之績效不保證未來獲利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 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