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五代機恐爛尾? 軍方:成本效益堪憂
國造「下一代先進防禦戰機」(ADF)成本效益堪憂,恐成「爛尾樓」。圖爲國軍IDF戰機飛行訓練。(軍聞社)
國造「下一代先進防禦戰機」(ADF)沉寂已久,外傳國防部長顧立雄曾召開會議認爲技術門檻過高喊卡;不過數月過去,消息人士近日表示,這個案子仍未被下令取消,但也沒下一步,形同「爛尾樓」。知情人士也透露,當今趨勢已開始在發展六代機,我們還在砸大錢研發快過時的產品,成本效益堪憂。
據側面瞭解,被網友暱稱爲臺版五代機的國造下一代戰機研發計劃,目前並沒有被正式取消,但也沒有再進行下一步投資。對此,軍方人士直言,空軍自身要有提出建軍需求,纔會建案尋求適合的儎臺,但據目前狀況,沒有任何正式官方文件顯示,國軍有要籌購國造下一代戰機的規畫;況且,空軍已花大錢買了F-16 Block 70戰機。
外傳,顧立雄曾針對下一代「先進防禦戰機」召集空軍、中科院等相關單位進行專案會議討論,會中雖希望下一代戰機朝自行研製來整合,但若無外商協助,我缺乏先進戰機系統的整合能力,加上多項系統技術門檻過高,會議決議喊卡,改對外採購。
知情人士也分析,以我們的實力,倒不一定技術上完全做不到,例如「織女星計劃」的自研發動機案,雖然後續被中止,但仍獲部分成果,只是這些科研案要再投入更多資金才能繼續;但當今許多國家都已陸續擁有五代機,甚至開發第六代戰機趨勢下,我國還投資大量金錢跟花費數年時間才搞出五代機,根本不太符合成本效益且有很大風險。
ADF算是國機國造政策的終極目標,空軍曾組建「303計劃專案小組」進行設計評估,是蔡英文任內力推的政策,並促成勇鷹高教機問世;然而,隨着國際趨勢與建構不對稱戰力的思維加深,加上國防預算有限,賴清德上任後政策轉向積極與美國採購及合作,雖未摒棄國機國造,但相比國艦國造也鮮少再提到這個詞。因此,軍方人士表示,我國航發產業能否延續,取決於賴政府政策推行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