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銀房貸壞帳連十月惡化 房市急凍、經濟環境動盪是主因
房市示意圖。記者朱曼寧/攝影
據金管會統計,2025年5月底國銀房貸逾期放款餘額已連十個月走升到87.8億元寫45個月新高紀錄,離前波2021年7月「9」字頭的高逾放僅咫尺;逾放比連兩個月維持0.08%的33個月高點,房市違約風險罩頂,市場已密切關注,壞帳壓力是否已從短期轉爲明確趨勢。
「逾期放款」是指客戶積欠本息超過三個月,換言之,5月逾放額續攀升,是反映今年首季房市急凍、經濟環境動盪兩相力道疊加的結果。
一家民營銀行高層說,這波房貸高逾放是從去年8月「起漲」,先反映了央行從2022年首季起升息六次,加重借款人利息負擔,寬限期滿無力償還。
央行隨後再嚴控各銀行不動產貸款總量,使房市急凍,讓過去仰賴寬限期賣屋套利、或轉貸續命者,因房市無人接手又難轉貸,出現資金週轉失靈,最後一根稻草,是今年金融市場動盪,企業戶經營陷入困境,波及房貸。
銀行圈觀察,這波房貸高逾放中,有半數借款人都是中小企業戶,因今年經濟情勢動盪,使其公司經營不善,影響個人還款能力,導致發生逾放。
銀行主管說,近年房價高漲,單筆房貸額變高,一旦有一件倒帳,自然墊高逾放額,也可能導致房貸逾放比節節攀升。
那麼,銀行爲何不積極轉銷呆帳,讓逾放下降?另一家銀行主管坦言,若房貸逾放比未急速惡化,多數銀行仍優先採「催收」處理,而非立即轉銷,避免進入法拍程序拖慢資金回收。
金管會公佈2025年5月底國銀承做房貸餘額11兆2,082億元,年增7.97%連八個月走低並是17個月低點,顯示房貸總餘額增幅持續收斂,壞帳卻加速竄升,結構性風險正在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