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證券:即時零售遠期市場空間廣闊 看好美團-W(03690)等企業
智通財經獲悉,國信證券發佈研報稱,零售市場的競爭將回歸各環節的效率比拼,與電商類似,只有能帶來效率變革的玩家才擁有顛覆市場格局的能力。美團-W(03690)在組織能力的沉澱、用戶精細化運營、供給的閃電倉覆蓋數量以及自營業務的規模、配送效率上優勢明顯,該行看好美團未來在即時零售市場中能夠繼續保持領先地位。阿里巴巴-W(09988)在本輪大戰中顯示出較以往更強的組織能力,利用其資金優勢和用戶流量優勢,有望重塑淘寶APP的用戶心智,但目前尚未在餐飲外賣和即時零售場景推出顛覆性策略打法,需要進一步觀察市場份額的變化。京東集團-SW(09618)履約和供給側尚在建設階段,但長期來看即時零售、外賣、帶來的電商交叉銷售以及相應的供應鏈佈局整體有望實現盈利。
國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即時零售是通過線上即時下單,線下即時履約,依託本地零售供給,滿足本地即時需求的零售業態
當前,即時零售的需求主要源於線下場景的轉移,2024年市場規模已達7800億元,近5年複合增長率高達46%。從“多、快、好、省”的維度分析,“快”是即時零售的核心優勢,通過運營能力提升及供應鏈體系建設,有望縮小與遠場電商在“多”與“省”上的差距,並衝擊其市場份額。該行測算即時零售遠期市場空間有望突破3萬億元,並可能導致部分電商平臺增速放緩甚至陷入負增長區間,因此目前各大電商平臺均在積極推進即時零售領域佈局。
即時零售包括平臺、自營兩種模式,其中平臺模式佔據60%-70%的市場份額,美團保持領先地位;自營模式則涵蓋前置倉、店倉一體、“1+N”等形態,主要聚焦生鮮及商超品類。即時零售的三要素是即時需求(用戶&流量)、即時配送(履約)、本地供給(供給),據此該行將即時零售發展歷程分成四個階段。該行認爲,履約能力是即時零售的長期競爭壁壘,市場現階段通過補貼及流量優勢爭奪用戶,但補貼模式不具備可持續性,遠期競爭焦點將轉向供給端。因此,美團與阿里巴巴在當前及未來仍將是市場核心參與者。
從組織、用戶、供給、履約維度分析即時零售競爭格局
1)組織:相比18-19年的外賣大戰,各平臺團隊更加成熟,阿里多業務迴歸統一,組織效率大幅提升;2)用戶:補貼是驅動用戶增長的關鍵,比拼的是資金實力和運營能力,阿里具備資金優勢,美團補貼效率更高。3)供給:一方面,閃電倉是滿足“多”的需求的關鍵,美團閃電倉數量優勢顯著,但隨着淘寶閃購單量增加,更多閃電倉開始嘗試淘寶閃購,兩者數量差距將逐漸縮小,此外阿里也在打造近場品牌旗艦店,但整體建設節奏相對較慢。另一方面,佈局自營是實現“好”和“省”的關鍵,平臺數據資源和流量資源能夠有效賦能自營業務。目前美團、京東自營業態更加豐富,並且今年以來業務佈局進一步加快。4)履約:美團憑藉餐飲外賣業務形成的規模效應、龐大配送團隊及運力分層體系,構建了深厚的配送壁壘,長期來看其優勢難以被撼動。
遠期來看,該行測算2030年美團閃購GTV有望達到接近1.1萬億,貢獻186億利潤,阿里的外賣、即時零售和電商交叉銷售將帶來接近10000億GMV,但貢獻利潤有限,核心目標是實現GMV增長。京東遠期外賣、即時零售、遠場電商和供應鏈佈局有望實現整體的盈利。
風險提示: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行業需求不及預期的風險,宏觀經濟下行的風險,遠期空間假設過於樂觀的風險,遠期空間假設過於樂觀/悲觀的風險,騎手成本變化的風險,新業務模式、新技術顛覆市場格局的風險。
本文源自:智通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