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信證券:AI教育需構建“教-學-練-評”閉環 持續跟蹤創新突破帶來潛在機會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信證券發佈研報稱,建議關注具備全鏈條服務交付能力且能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的AI教育產品。以在線教育發展歷程爲鑑,理想的AI教育產品需同時實現“教-學-練-評”閉環服務與可驗證的教學效果。在具體落地路徑上,高中及成人學習者自驅力強、效果量化明確,對應人羣的AI互動課與刷題系統班效果突出;對低年齡段學生,AI教育仍是雙減後稀缺學科資源的合規供給載體,行業公司正融合全真模擬課堂與情感交互技術,有望發力改善教學效果。此外,行業玩家正積極拓展多元商業模式,建議持續跟蹤創新突破帶來的潛在機會。

國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在線教育的發展歷程對AI教育具備具有參考意義,但發展環境已有所變遷

AI教育與在線教育都是技術驅動的供給變革。但具體看,在線教育崛起於緩解區域分配不均衡,而雙減後校外培訓供給出清,AI教育需直面更嚴重的總量供需錯配,核心目的轉向驅動總量供給效率提升。技術層面,在線教育企業是4G技術紅利分享者,直播課堂等技術門檻相對不高;而AI教育是產品內核,對教育企業提出技術要求,技術門檻顯著擡高。“雙減”後國內教育科技VC投資迅速收縮,商業化路徑推進週期或將拉長,但存量玩家更有望保持競爭優勢,以教育產業資金主導的AI教育也有望更加聚焦教育。

在線教育商業模式變遷

千億市值(估值)在線教育企業集中於全鏈條交付、教學效果相對強的在線直播課賽道。在線教育初期曾涌現各類產品從不同維度覆蓋教育環節,但歷史市值(或估值)超千億的在線教育企業等均集中於能高頻觸達用戶需求,且能直接對教學成果負責的直播課賽道。相較在線直播課程,家教O2O平臺需求低頻,教師、用戶黏性低;錄播課雖規模效應突顯,但完課率低、拍搜工具雖使用頻率高,但停留在問題驅動無法覆蓋學習閉環。以上工具在變現階段也大多進一步向教學效果更好的直播課模式轉型。對AI教育產品商業模式的啓示在於,應儘量由單一工具向“教學-練習-測試-反饋”全鏈條服務轉型,並重視最終學習效果的轉化。

AI教育商業模式分層演進,年齡、需求驅動差異化設計

低齡學生注意力易分散,爲強化學習效果,需提高趣味性與參與感(如豆神AI全真課堂、新東方卡通外教等),同時也可藉助視覺大模型實現注意力監控。高年齡段用戶(高中/成人)自驅力強,聚焦效率、結果驗證與產品性價比;高考備考與公考筆試均側重於打造AI刷題工具,實現精準查漏補缺,如有道領世碎片化知識鞏固、天立啓鳴AI衝刺營平均顯著提分、粉筆AI系統班動態路徑規劃。AI答疑工具類似於拍搜工具,作爲高頻流量入口作用突出。硬件載體中智能學習平板爲合規學科資源入口,需求旺盛,但受制於硬件成本與營銷費用高,復購週期長,商業模式仍在優化進程中;其餘詞典筆等聚焦特定功能。教師端工具降本增效顯著,但個人付費意願低,同時B端採購週期長。

風險提示:數據泄露與AI幻覺風險;競爭加劇;人才流失;政策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