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要持續穩定股市

每經記者:張宏 每經編輯:陳星

國務院總理李強4月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要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着力穩就業穩外貿,着力促消費擴內需,着力優結構提質量,做強國內大循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鼓勵企業積極穩定就業,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擴大以工代賑等支持,加強就業公共服務。要穩定外貿外資發展,一業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要促進養老、生育、文化、旅遊等服務消費,擴大有效投資,大力提振民間投資積極性。要持續穩定股市,持續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相關舉措一旦推出,要直達企業和羣衆,提高落地效率,確保實施效果。

當前我國逆週期調節的傳導路徑是怎樣的?傳導路徑的起點是什麼?要觀察調節效果,哪方面指標最值得關注?當前“優結構提質量”的重點是什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以上問題分別採訪了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和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一帶一路學院研究員萬喆。

逆週期調節起點是政策

會議指出,面對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要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加力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的政策措施,錨定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着力穩就業穩外貿,着力促消費擴內需,着力優結構提質量,做強國內大循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盤和林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採訪時表示,逆週期調節的起點是政策,包括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提振需求,貨幣政策提供融資。與此同時,產業政策要定向精準支持重點領域。傳導環節,就是用政策組合工具來調節供需和市場主體信心。其中,需求調節主要是消費補貼和收入提升,供給調節重點是產業升級,預期管理主要是增強市場信心。

要觀察調節效果,哪方面指標最值得關注?

盤和林表示,最值得關注的是政策組合和制度優化。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認可一種觀點,就是優勢制度造就繁榮國家,所以政策和制度起到決定性作用。當然,政策改革相對簡單,制度改革較爲困難,而如今迫切需要推進的制度改革有很多,比如分配製度改革、新一輪改革開放、金融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等。

可七方面優結構提質量

會議提出着力優結構提質量,當前優結構提質量的重點是什麼?

萬喆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從七個方面進行闡述。

首先是優化產業結構。一方面,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運用新興技術對其進行改造賦能,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針對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應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積極培育未來產業。

其次是優化需求結構。着力提升居民消費能力,促進消費升級,同時優化消費環境,推進定製消費、體驗消費等新型消費形態,進一步拓展消費空間。

再次是優化投資結構。增加中央預算內的投資規模,充分發揮其放大效應,激發社會投資活力,提高投資效益。

第四是升級要素結構。加強科技創新與技術研究,加大關鍵項目的投入力度,超前佈局重大科技項目,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第五是提升人才素質。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專業技術人才,從而提高勞動力質量。

第六是優化外貿外資結構。穩定外貿發展,加大支持力度。面對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優化融資結算金融服務,積極發展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特別是支持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推動外貿提質增效。同時,針對外貿企業的壓力與挑戰,做好相關服務工作,在產業政策、市場監管政策、金融扶持政策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優化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鼓勵外商擴大投資產業範圍,加大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的支持力度,引導外資投向高端製造業、現代服務業。

最後是優化農村、農業以及城鄉區域結構。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以此爲出發點,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培育新的增長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