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研究曝含馬兜鈴酸中藥與「不吸菸肺癌」有關 國內還有1成分未禁
中研院士楊泮池(右二)表示,過去爲執行研究抽驗的肺癌檢體,近期送至美國檢驗,發現高達20%肺癌病人,有馬兜鈴酸相關基因變異特徵,可見中藥中的馬兜鈴酸,與不吸菸肺癌有關。記者林琮恩/攝影
肺癌連續多年爲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且與國外情況不同,我國肺癌病人多爲「不抽菸」患者。中研院士楊泮池投入肺癌研究,並建議政府實施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公費篩檢,目前已納入五癌篩檢項目。他表示,過去爲執行研究抽驗的肺癌檢體,近期送至美國檢驗,發現高達20%肺癌病人,有馬兜鈴酸相關基因變異特徵,可見中藥中的馬兜鈴酸,與不吸菸肺癌有關。
馬兜鈴酸會引發基因突變,過去研究已證實與腎臟癌、肝癌發生有關,不抽菸肺癌病人中,分析臺灣169位臺灣非吸菸肺腺癌患者中,有共32例、約19%腫瘤樣本,呈現與馬兜鈴酸暴露相關的突變特徵。
國衛院羣體健康研究所名譽研究員熊昭說,這些腫瘤樣本爲2005年收案,但2003年開始,含馬兜鈴酸中藥共3種成分,已有2種被禁止,僅一項「細辛」尚可合法使用。
熊昭表示,這項研究收案是在2005年,且樣本來自臺灣中部地區肺癌患者,早年國內中藥多種藥材都含有馬兜鈴酸,但含馬兜鈴酸中藥已在2003年被禁止,早期病人有部分暴露風險,但禁令實施20年後,近年新增的肺癌案例,接觸馬兜鈴酸的機會較低,可能已不受影響,且要確認馬兜鈴酸是否爲肺癌致癌成因,還需針對不同年齡世代肺癌患者進行分析。
楊泮池研究團隊依「非吸菸族羣肺癌風險預測模型」,自104年至108年間共納入1萬2011名受試者,前兩年每年進行一次LDCT檢查,之後每兩年篩檢一次,提出肺癌公費篩檢政策建議,目前老煙槍、有肺癌家族史民衆,可接受免費LDCT篩檢。
楊泮池表示,近期最新作法,是結合空污資訊,及GPS資料,可判斷個別民衆暴露於空污的風險層級,建議把高空污暴露民衆,納入免費篩檢對象。
楊泮池強調,LDCT普篩並不必要,但除馬兜鈴酸以外,空污是已知風險,透過計算模型,民衆只要輸入自己的住處所在,以及居住時間長短,就可算出空污暴露程度,建議政府針對高空污暴露民衆,提供公費篩檢,此外,也應提供較可能暴露空污風險的職業,如消防員等從業人員,免費LDCT篩檢資源,才能進一步降低國內肺癌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