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浙江電力構建“空天地”一體智能巡檢系統

7月2日,隨着智能巡檢系統指令下達,一架無人機從固定機巢起飛,對500千伏蘭亭變電站高空設備開展精準掃描。與此同時,地面“機器狗”在地面設備間巡檢隱患,固定攝像頭全天候監控設備運行狀態。當天,國網浙江電力建設的“空天地”一體智能巡檢系統標準化工作在紹興落地。

據介紹,“空天地”一體智能巡檢系統以智能巡視系統爲核心,整合高空無人機、地面四足機器人、固定視頻監控三層立體感知終端。高空無人機可精準覆蓋避雷針頂、絕緣子串、GIS設備頂部等點位,地面“機器狗”在設備區深入檢查GIS防爆膜、表計等地面及低處關鍵部位,固定攝像頭則快速捕捉設備運行狀態,實現全天候、全時段、全方位監測變電站安全穩定運行。

“傳統智能巡檢存在點位覆蓋不全面、攝像頭投入成本高、現場調試工作量大、系統功能不易用等問題。我們計劃在500千伏蘭亭變電站打造新一代智能巡檢系統試點,並在全省推廣。”國網浙江電力設備部變電處(監控處)處長許海峰介紹。

在此基礎上,6月初,國網紹興供電公司在500千伏蘭亭變電站開展“空天地”一體智能巡檢系統建設,目前已完成全站智能巡視標準點位表製作,共計8194個點位,並根據無人機、機器狗、攝像頭特點,制定各點位適配終端。無人機巡視範圍由原來構架上方的“高空域”拓展到構架與設備之間的“中間空域”,實現設備間“低空域”飛行。此外,智能設備搭載超聲波、雙光雲臺,可實現局部放電異常精準掃描、全站溫度圖譜智能掃描等功能。

國網浙江電力還制定了《智能巡視前段採集裝置配置標準》《數鏈全景基座建設規範》《智能巡視算法管理指導意見》等標準文件,爲“空天地”一體智能巡檢系統標準化建設奠定基礎。該系統通過結合AI算法整合多源數據,自主完成例行巡視、專項巡視、特殊巡視等任務,生成缺陷報告,動態優化巡檢路徑,實現“感知—分析—決策”全流程自動化,實現全站設備“全時域覆蓋、全數據融合、全流程閉環”。

“以往人工巡視平均每站每天需兩個人協作,耗時4小時以上。該系統應用後綜合巡檢效率提升60%,缺陷識別率超過95%,爲今後全站例行巡視工作‘機器代人’打下紮實基礎。”項目負責人張敏說。(黃琳、孫夕彬、胡張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