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唐山供電公司:數智賦能,讓倉庫變“聰明”
機器人在密集排列的貨架中來回穿梭;機械手臂靈活操作,精準地抓取物品放入運輸車;智能小車有序行進,將物品送到指定位置……裝上“智慧大腦”、用上機器人的智能倉儲到底有多“聰明”?日前,記者走進國網唐山供電公司賈庵子倉儲基地有了更直觀的感受。
“這裡從需求、入庫、出庫、盤點,全是自動化進行。” 冀北唐山供電公司物資部主任盧昌宏介紹,每件物資一入庫,就被貼上了一個帶有二維碼的標籤,相當於有了自己特定的“身份證”,倉庫管理系統就會知道每一件貨物的具體位置。當接到訂單時,系統會自動發出指令,這些智能機器人會在毫秒之間精準定位到物資存放的位置,並快速把它運轉到指定地點。
近年來,在“雙碳”目標與能源轉型的驅動下,國網唐山供電公司以創新爲引擎,依託“大雲物移智鏈”技術,通過應用物聯網芯片和先進視覺識別技術,爲倉庫裝上了“智慧大腦”,構建起國內領先的智慧倉儲體系。倉庫內自動無人叉車、自動定位行吊、四向穿梭車、智能堆垛立體貨架、智能分揀碼垛機器人、智能貼標機器人等智能設備相互配合,實現了貨倉貨位、揀選包裝、裝卸轉運、巡查盤點等倉儲作業自動化、無人化、數智化運轉。
“自從應用了智慧倉儲體系,我們的倉儲作業效率提升了2倍,作業人員需求下降了70%。”盧昌宏告訴記者,智能倉儲模式不僅讓企業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成本。同時,“即拍即辨”時空視覺AI算法的應用使倉庫實現了自動盤點,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將倉儲容積率提升至92%,極大提升了公司倉儲智能化水平和供應鏈數智運營能力,爲物資高效流轉奠定基礎。
在降本增效的同時,該公司還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倉儲全鏈條。倉庫創新應用循環包裝及危廢智能存儲技術,打造“無廢”循環模式;創新危廢梯度修復與光伏儲能技術,將暫存蓄電池用於庫區設備充電,推動資源循環利用率提升50%,實現資源利用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