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綠網、生態給付6年有成 瀕危石虎蹤跡「南投擴及彰雲」
▲去(113)年南投縣生態服務給付農友田區石虎監測照片。(圖/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提供)。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瀕危物種石虎的生活範圍在淺山地區,爲鼓勵當地居民採取有利於石虎棲地保護的行動,提升社會大衆對石虎保護的認知和參與,南投縣政府16日公開表揚113年度參與「南投縣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的農民、養禽戶與社區巡守隊。
「石虎有你真好─2024年成果分享暨符合請領獎勳金表揚儀式」昨在縣政府國際會議廳舉行,副縣長王瑞德與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長李政賢共同頒發獎金及獎牌;縣府指出,113年度共有140位農民符合「友善農地給付」,其中有70位農民的土地監測到石虎影像、10位養禽戶參加「自主通報給付」,其中6戶場域監測到石虎,社區巡守方面則有15個社區團體組成巡守隊參與「巡護監測給付」,其中在10個社區的自動相機捕捉到了石虎的身影。
▲南投縣政府舉辦「石虎有你真好」表揚儀式,感謝農民積極參與石虎保育。(圖/南投縣政府提供,下同)
另三立電視臺資深製作人白心儀因製作保育石虎相關影片,出席接受頒獎表揚;近年來也積極與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支持石虎保育工作的和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再次提供獎品,回饋並鼓勵積極參與保育行動的農民和社區巡守隊成員,王瑞德與李政賢也頒贈獎牌致謝。
李政賢說,林業保育署前身林務局自107年起啓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劃」、108年起推動瀕危物種生態給付,由於石虎生活區域與人類活動和農耕密切相關,南投縣主要分佈在中寮鄉與集集鎮,最初便在這兩個區域試辦,在農民踊躍投入下,到今年已有10個鄉鎮市納入生態給付的範圍,因此每年4月頒獎表揚表現優異的農友;113年架設攝影機拍攝到石虎的比例已達46%,希望在農友的努力、社區的幫忙下,石虎在人類生活環境周遭也能找到棲息之處。
李政賢表示,石虎近年來的蹤跡已逐步從中寮、集集等熱區,擴展至竹山、鹿谷、信義等鄉鎮,甚至彰化縣八卦山周遭與雲林縣林內鄉等地,皆頻繁出現相關通報和紀錄;其中雲林縣自2019年起,在林內鄉及古坑鄉的石虎出沒紀錄逐年增加,這對臺灣中部與南部石虎棲地串接具有重要意義。
王瑞德表示,縣府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共同推動「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迄今6年來,南投縣已累計核發超過3100萬元獎勵金,並隨着各項宣導與保育工作的推進,越來越多民衆實際參與石虎保育工作,希望更多人能一起投身於保護石虎的行動,爲自然生態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