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防衛、資安設備採限制招標 卓揆:美國非唯一市場
行政院長卓榮泰(左)與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右)等人一起主持因應關稅戰特別條例記者會,說明特別條例制定考量。記者蘇健忠/攝影
爲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行政院會今天拍板特別條例,預算規模上看4100億元。行政院長卓榮泰透露過去曾規劃3000億元特別條例,後因關稅衝擊才提出綜合性的特別條例;由於強化國土防衛能量與提升資安作業環境設備都採限制招標,是否全數向美採購,平衡貿易逆差,他則強調,美國絕對不是唯一的市場。
卓榮泰透露,原本今年就打算透過特別條例方式,充分合理善用歲計賸餘,當時歲計剩餘原先規劃3000億元,如今面臨關稅衝擊、貿易秩序重整,因此提出綜合性的特別條例,預算上限達4100億元,包括國土安全韌性1500億元、經濟支持方案880億元加碼50億元增加擴大內需、汰舊換新。
另針對關懷弱勢面向1670億元,卓榮泰說明,包含撥補健保200億元、勞保基金100億元,臺電1000億元,弱勢族羣照顧關懷服務170億元、培育高等教育人才200億。
由於強化國土防衛能量與提升資安作業環境設備將採「限制招標」,媒體詢問,未來是否都會向美國採購,藉此平衡對美貿易逆差。
「美國對臺灣而言是大的市場,但絕對不是唯一的市場。」卓榮泰指出,有人提問未來是否完全以美國市場做考量,這目前不是個問題,政府是依照國家財政能力與國防需要,採取購買各種國土安全韌性的各項設備。
媒體追問,美國關稅政策尚在變化,後續預算編列是否可能收斂或擴大編列,卓榮泰強調,4100億元是上限,未來若經談判團隊極力爭取,能得到國家最大利益,或許產業界衝擊不須那麼多,便將一一樽節使用;政府4月11日已與美方視訊會議,希望在更快速的時間內能直接有效談判,對產業造成最小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