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防衛限制招標 卓:美不是唯一市場

因應美國關稅衝擊,行政院會24日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行政院長卓榮泰(中)率副院長鄭麗君(右)、秘書長龔明鑫(左)召開記者會說明。(郭吉銓攝)

行政院院會24日拍板「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其中,國土防衛韌性項目1500億元將用於升級海巡設備、採購無人載具、提升資通訊安全等,由於均採限制招標,外界質疑是否全向美國採購,藉此平衡貿易逆差;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強調,美國絕對不是唯一的市場。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目前內部暫定以強化國土防衛能量爲主,改善增設海巡設施設備,增加無人載具等重要防衛設施設備,與提升資通安全,強化運作效率備援韌性,待編列特別預算時纔會有進一步內容。

由於強化國土防衛能量、提升資安作業環境設備均採限制性招標,未來是否都會向美國採購,以平衡對美貿易逆差?卓榮泰表示,美國是大市場,但絕不是唯一市場,未來是否完全考量美國市場,目前應該不是個問題,政府只是依照國家財政能力與國防需要購買國土安全韌性各項設備。

另賴清德總統2月間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表示,爲展現保衛國家決心,將持續推動國防改革,落實全社會防衛韌性,優先推動特別預算,讓國防預算達到國內生產毛額(GDP)3%以上目標,並非此次特別條例的預算範圍。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表示,若要擴大軍購,國防部應會單獨編列特別預算,社會韌性與國防部直接相關的部分較少;而針對社會韌性預算,綠營內部確實曾有人主張列爲國防支出,若是如此,國防支出就能達到賴總統超過GDP的3%目標,但華府認爲我方軍事支出太低,若1500億元採購項目與軍方關係不直接,就算政院把它列爲整體國防支出,華府也未必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