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統局最新披露!10月很關鍵

摘要:祝我們各類企業的利潤,接來都能修復(歡迎關注槓桿遊戲)

撰文|張銀銀&編輯|欣欣然

受2023年同期高基數等因素影響,2024年9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7.1%。

8月爲下滑17.8%,9月降幅有所擴大。

2024年10月27日,週日,國統局發佈了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前9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2281.6億元,同比下降3.5%(按可比口徑計算)。

從這個角度,我們更加理解,9月末大規模貨幣政策逐步推出、一攬子包括預期中的財政政策爲何要發力。

如何看待9月工業相關數據?此前槓桿遊戲分析過,從“政策牛”演進爲“市場牛”,歸根結底需要企業利潤的修復、增長。

9月之後會否迎來拐點?

1、9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7.1%,拖累了1-9月表現

國統局披露,受2023年同期高基數等因素影響,2024年9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7.1%。

而1-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2281.6億元,同比下降3.5%(按可比口徑計算)。

上文槓桿遊戲寫過,8月該數字爲下滑17.8%;如上圖,1-8月該數字爲增長0.5%——簡單說,9月的數據表現,拖累了1-9月。

1-9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9.20萬億元,同比增長2.1%;發生營業成本84.70萬億元,增長2.4%;營業收入利潤率爲5.27%,同比下降0.31個百分點。

9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計175.02萬億元,同比增長4.7%;負債合計101.02萬億元,增長4.7%;所有者權益合計74.00萬億元,增長4.7%;資產負債率爲57.7%,同比持平。

9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25.72萬億元,同比增長7.6%;產成品存貨6.47萬億元,增長4.6%。

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爲85.38元,同比增加0.27元;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費用爲8.46元,同比增加0.08元。

9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資產實現的營業收入爲77.2元,同比減少2.6元;

人均營業收入爲181.7萬元,同比增加6.7萬元;

產成品存貨週轉天數爲20.0天,同比增加0.2天;

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爲66.3天,同比增加3.7天。

1)說回利潤上來,相對而言,槓桿遊戲注意到,國企壓力更大,外資和民企表現較好。

比如,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235.9億元,同比下降6.5%;

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8872.3億元,下降4.9%;

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3036.4億元,增長1.5%;

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227.2億元,下降0.6%。

2)從三大分類看,1-9月份,採礦業實現利潤總額8963.8億元,同比下降10.7%——壓力較大;

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37325.0億元,下降3.8%;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5992.9億元,增長12.1%——民生必須的表現最穩。

3)分行業看:

1-9月,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利潤同比增長52.5%,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3.8%,紡織業增長11.5%,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7.1%,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6.6%,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增長0.9%,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0.2%,汽車製造業下降1.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下降4.0%,專用設備製造業下降5.5%,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下降7.2%,煤炭開採和洗選業下降21.9%,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下降51.0%,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同比由盈轉虧。

更多我就不一一舉例。

2、背後有多重因素,9月之後能否迎來拐點

國統局分析說,受多重因素影響,1-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有所下降,但利潤總額超過5萬億元,特別是以高技術製造業爲代表的新動能行業利潤較快增長,彰顯工業經濟發展韌性。

1)比如受有效需求不足、工業品價格下降,及2024年8月以來同期基數明顯擡高等多重因素影響。

背後有價格原因,工業品出廠價格持續低迷,9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降幅繼續擴大,對企業收入和盈利形成較大壓力;規上工業企業收入回落;企業成本增速快於營收增速,導致企業毛利下降,對利潤增長支撐不足等。

圖表來源|民生證券研究院(特此感謝)

民生證券的分析補充認爲,從庫存來看,市場有效需求不足導致企業去庫難、進入補庫更難。不過,隨着近期政策明確轉向寬鬆,距離工業企業利潤的企穩回升也會越來越近。

此外,民生證券注意到,不乏有一些子行業利潤表現“逆勢向前”——槓桿遊戲看到,比如 9月利潤同比增速爲27.2%的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表明部分高基數製造業韌性較強;

再比如9月利潤同比增速爲38.2%的傢俱製造業,與9月傢俱零售額反彈相對應,或反映出以舊換新成效開始顯現。

2)值得一說,2023年1-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下滑9%,此後月份累計逐步收窄,到2023年全年,該數字爲下滑2.3%。

接着到了2024年1-2月,該數字爲同比增長10.2%——如文初圖所示,2024年1-2月也成爲迄今爲止2024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最好看的月份。

同樣的,這個9月之後會否迎來拐點?比如接下來10月降幅收窄,全年下來總體降幅接近0,或者回正?

3、未來積極因素有哪些?

9月之後,拐點是否到來,其實和9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下滑一樣,也是受多重因素影響。

工行(亞洲)東南亞研究中心,做了一個四季度有哪些積極因素可以期待的研報,基本把槓桿遊戲想說的都說完了。

剛好和今天這部分想要寫的應景,我們一起看看。

1)內需方面,消費超預期增長,投資四季度提速增長前景可期。消費方面,比如汽車、家電消費受到政策提振是拉動主因,往後看,四季度地方政府政策加力、收入預期改善、節假日效應均是可預期的樂觀動能。

以舊換新等政策;在中央政府支持地方化債、強調地方責任的政策框架下,地方發力提振消費的能力和意願料可期;4 季度還有“雙 11”、“雙12”、春節等節假日因素的集中提振效應。

投資方面,四季度地方政府基建投資有望加速發力、地產投資降幅預計延續收窄1-9 月固投累計同比上升3.4%(預期:3.37%),與1-8月持平,並略高於市場預期。

結合近期財政部重要會議表述,全年基建投資可能實現10%左右的增速。

圖表來源|工行(亞洲)東南亞研究中心(特此感謝)

2)外需方面,9月出口受短期因素擾動較大,年內預計仍可保持穩健增長態勢。2024年9月出口同比增長2.4%(預期:5.9%,8月:8.7%,美元口徑),進口同比增長0.3%(預期:1.2%,8月:0.4%,美元口徑)。

出口與進口均低於前值與市場預期,長三角颱風頻發、美國東海岸罷工等對出口帶來非預期擾動,同時美歐等發達經濟體消費與補庫動能偏弱等也是拖累因素,比如9月美國電子和家用電器零售額環比增速明顯放緩,與內地手機出口增速轉負等走勢有一致表現。

四季度,出口增長的擾動因素仍存,但隨着短期擾動因素走弱(天氣因素消退、美國東海岸罷工結束),10月起出口環比增速預計將趨於改善。

同時,美國方面可能的“搶進口”效應也是短期利好。

四季度還有“黑五”等年末消費熱點、政策鼓勵跨境電商活躍發展亦有可能發揮積極提振作用。

圖表來源|工行(亞洲)東南亞研究中心(特此感謝)

3)社融方面,9月專項債加快發行節奏、居民短貸收窄幅度明顯改善,往後看,四季度政府端、企業端、居民端融資預計均有較好表現。

這一點,槓桿遊戲就不多說,伴隨以舊換新政策效應延續、LPR大幅調降,推動積極地產政策效應加快從銷售端,傳導至企業投資端和居民購房意願提升、提前還貸意願下降,企業貸款和居民貸款增長可期。

政府融資端,地方債限額結存空間釋放、特別國債發行等,仍有較大空間。

4)其他政策方面,年前降準仍可期,財政政策有望加力前置,人民幣料延續雙向波動、長債收益率上行動能整體大於下行動能。

總的來說,一攬子政策會逐步推出、發力,這對工業企業利潤的修復也好,對整個經濟面也好,應該說都會是利好。

祝我們各類企業的利潤,接來都能修復。

本文未標註出處的財務圖表,均源自國統局有關公告,特此說明並致謝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槓桿遊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槓桿遊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爲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戶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