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 李長庚:臺企有機會掌握低碳話語權
連續第九年舉辦「國泰永續金融暨氣候變遷高峰論壇」於9日舉辦,以「永續前瞻新局」爲題,聚焦「變局下的永續金融現況」與「企業自然正向、社會共融新解方」,匯聚國際氣候專家與標竿企業重磅級講者,分享永續前瞻觀點及產業實務,讓臺灣企業邁向永續韌性轉型之際,有方向、有典範一起創造永續共好。國泰金控(2882)總經理李長庚致詞時指出,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是全球最迫切的重要議題,臺灣企業不僅具備轉型動能,更有機會在全球綠色經濟中扮演主導角色。
李長庚表示,此次論壇報名人數突破5,000人、來自逾700家企業,參與企業總市值涵蓋臺股逾8成,今年更有2成以上與會者爲企業高階主管,顯示臺灣企業對ESG與氣候行動的重視程度大幅提升。論壇自2017年舉辦以來,即使在疫情期間也未曾中斷,如今已邁入第九屆,今年更適逢《巴黎協定》10週年,是全球邁向2030減碳目標的關鍵。
李長庚指出,極端氣候與地緣政治衝突頻仍,重新定義人類與自然、企業與環境的關係已是當務之急。根據IPCC報告,亞洲將成爲全球4成氣候投資的落腳地,若能在全球低碳轉型、能源轉型與自然資源管理方面加快腳步,將有機會在全球新秩序中掌握話語權。
李長庚說,目前的永續議題已從氣候變遷延伸至水資源、生物多樣性等自然資本領域,國泰亦積極參與相關行動,包含與臺大實驗林合作開發生物多樣性量化方法學,並串聯亞洲50家大學與研究機構,讓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效益能夠慢慢被清楚定義,讓自然效益具體可衡量,吸引更多人蔘與。
談及臺灣產業優勢,李長庚表示,除科技製造外,臺灣在精密機械、工具機、海運、自動化設備、自行車等領域也具備世界級實力,這些企業都很有機會在全球低碳轉型過程中扮演一個重要的對手,也是臺灣的機會,隨着地熱、氫能等技術日趨成熟,成本效益也越來越高,若能善用臺灣公費資金與產業基礎,透過金融工具導入資本,將爲低碳產業創造長期動能,對於臺灣的金融產業未來發展也是重要的養分。
李長庚也分享國泰在永續金融上的實績,截至去年底,國泰金控累計低碳投融資金額達新臺幣3,757億元,年增13.7%;核貸及投資太陽能、離岸風電案場超過3,400MW。他強調,國泰正透過投資與融資,協助企業加速轉型,未來將持續擴大對再生能源與轉型產業的支持力道。
最後,李長庚表示,今年論壇主題以「永續前瞻新局」爲題,聚焦「變局下的永續金融現況」與「企業自然正向、社會共融新解方」,涵蓋氣候、生物多樣性與社會共榮等領域,呼籲各界攜手合作,在永續秩序重塑的關鍵時刻,積極推動行動轉型,讓低碳未來真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