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金法說會/總座李長庚:各國對美投資產生數兆美元需求 或緩解臺幣升值

國泰金22日召開第2季法人說明會,總經理李長庚主持。 林勁傑/攝影

國泰金(2882)今日召開法說會,美國對等關稅進入最後階段,總經理李長庚表示,川普公佈中東、亞洲等很多國家都是數千億美元投資,加上軍購、能源及農產品採購,將產生高達數兆的美元龐大需求,可能使美元指數上升、產業今年飽受臺幣升值之苦緩解;另對壽險外準金有利,海外債券帳面縮水也會回沖。但他強調投資金額太多也是壞事。

李長庚指出,川普要求各國投資美國一定買軍備、能源及農產品三樣,總金額龐大,明年我國軍備預算佔GDP增至3.3%,中東也承諾買很多飛機,光中東就承諾上兆美元投資,加上日本及南韓等國也是數兆美元,未來三年內這些國家忽然要籌三兆多美元投資,這是很大的對美元需求。

他說,假設美元需求龐大,當然美元指數上升,其他幣別貶值,今年大家飽受臺幣升值之苦,匯率風險得以緩解是好事,「但投資那麼多錢是壞事」,錢被抽走可能對股市產生負面影響。

投資人關注美東時間22日即將登場的傑克森洞全球央行年會,李長庚認爲,關稅影響應是一次性,雖然看似有通膨跡象,但一次性後還是迴歸經濟狀況,如果勞動市場等不理想聯準會有機會降息,今年大家飽受臺幣升值痛苦,假設利率下降對國泰本身投資部位尤其債券有利,若美元指數往下走、臺幣升值會致避險成本上升,但外價準備金新制累積逐步增加,將來臺幣變動對壽險業影響趨向中性,利率往下走對投資帳面價值相對有利。

他提到,關稅影響使美國輸出比例高的國家實質成本增加,如果加上幣值對美升值,面對關稅成本加上匯兌成本增加,若產品利潤不夠高會非常辛苦,必須轉移市場或產品結構調整,短期衝擊對多數被課徵關稅國家有影響,今年開始很多國家的產業受到影響開始顯現,進而影響國內就業及消費。關注全球經濟,除非通膨很快上升,往降息方向走是較大機會。此刻臺幣對美元約30.6元,已從28元回貶,緩解傳產業壓力,相信央行會衡量產業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