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海通證券吳信坤:港股下半年牛市可期 關注四類稀缺性資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域 實習生陳麗華 深圳報道
2025年行至半程,下半年的經濟走向和投資策略成爲業界關注的焦點。
整體來看,上半年,港股市場表現更爲亮眼,恆生指數年內漲幅達20%,恆生科技指數漲幅爲18.68%,顯示出港股市場的韌性和科技板塊的活力。
港股本輪上漲行情也離不開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南向資金淨買入金額超過7300億港元,創同期歷史新高,接近去年同期的兩倍。
展望下半年,港股怎麼走?哪些板塊值得佈局?哪些重要的時間節點或者風險因素需要關注?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與國泰海通證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吳信坤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
吳信坤錶示,中國科技資產重估只是序章,港股是本輪牛市主戰場,反映出港股稀缺性資產更具吸引力。他指出,港股下半年牛市行情有望延續,AI應用、創新藥、新消費及紅利類四大稀缺性資產值得重點關注。
南向資金助力,港股成本輪牛市主戰場
21世紀:今年以來,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表現十分亮眼,市場表現全球領先。不少投資者認爲,“港股或已進入技術性牛市”,港股這輪表現爲何如此突出?
吳信坤:年初以來的中國資產重估行情中,港股整體漲幅更爲可觀,在我看來,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產業週期因素,當前正值AI快速發展和消費結構升級階段,港股中擁有大量與AI應用、新消費相關的上市公司,與產業節奏高度契合;例如DeepSeek大模型的推出就帶動了相關板塊表現,4月以來新消費類公司如泡泡瑪特、老鋪黃金等也獲得市場關注。
其次是資金面,今年一季度南下資金大規模流入港股,達4400億港元,年初至今已累計超過7000億港元。增量資金的大量進入,直接推動了港股行情走強。
21世紀:港股本輪上漲行情離不開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南向資金此番掃貨港股出現哪些新的特點?
吳信坤:年初以來南向資金加速流入港股,背後或主要由險資、公募等機構推動。南下資金今年呈現出兩個特徵,規模爆發與結構優化。上半年流入已超7000億港元,其中一季度單季流入達4400億港元,創歷史新高。同時,機構資金佔比顯著上升,約達七成,尤其是公募基金和險資的配置力度明顯增強。
中國科技資產重估延續,四大稀缺性資產值得關注
21世紀:本輪港股行情相對佔優,那麼港股市場那類資產更具有配置價值和優勢?
吳信坤:港股稀缺性資產主要集中在AI應用、創新藥、新消費及紅利等方面。
第一類是AI應用相關資產。港股科技板塊中,AI應用相關上市公司的市值佔比超過60%,很多優質互聯網龍頭集中在港股。目前正處於AI應用大發展週期,港股相關資產值得重點關注。
第二類是新消費相關資產。當前,居民消費結構上出現了新變化,比如潮玩受到市場關注,港股消費板塊中新消費相關上市公司市值佔比約60%,體現了港股與新消費產業週期的更強關聯。
第三類是創新藥板塊。港股醫藥板塊中,創新藥市值佔比約40%到50%。當前創新藥行業迎來積極變化,港股創新藥資產值得持續關注。
第四類是紅利類資產。這類資產在港股市場性價比和吸引力依然很高,從股息率、現金分紅比例、估值等多維度來看,市場上大量絕對收益資金對港股紅利類資產還是會保持高度關注。
21世紀:年初至今的中國科技資產重估,讓港股科技成長板塊顯著受益,這一趨勢會延續嗎?
吳信坤:我認爲中國科技資產重估行情目前只是一個開始,毫無疑問會持續下去。
年初DeepSeek大模型的推出極大提振了市場對中國AI技術和科技資產的信心,外資在這一背景下系統性增配中國科技企業,加上政策層面持續支持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科技資本開支進入新週期,港股的AI類科技資產因此成爲核心受益板塊。當前恆生科技指數PE仍處歷史均值以下,估值具吸引力,疊加南下資金持續涌入,因此我判斷科技資產重估將延續。
投資邏輯轉向基本面,結構性機會持續顯現
21世紀:上半年,港股的新消費、創新藥領跑市場,這兩個板塊的投資邏輯出現了哪些變化?
吳信坤:港股創新藥方面,投資邏輯已經從“概念驅動”轉向“基本面驅動”。一方面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強,審批效率提升,醫保制度改革推進;另一方面國內創新藥產品研發能力提升顯著,出海交易活躍。
新消費則從短期題材向長期結構性機會轉變。政策支持、港股通標的擴容等帶來增量資金,消費品類則更聚焦情緒價值和社交屬性,滿足年輕人新的消費需求,如潮玩、茶飲、黃金飾品等。
21世紀:港股紅利資產一直深受市場歡迎,因其估值低、股息高。隨着市場變化,港股紅利資產在下半年是否繼續作爲投資主線?
吳信坤:毫無疑問,港股紅利資產仍具投資價值。第一,從股息率看,港股紅利資產吸引力強。截至6月初,港股中股息率超5%的資產佔市值43%。第二是資金流入穩定,今年一季度,險資對港股配置保守估計超千億港元,受宏觀環境和考覈標準影響,紅利類資產接下來依然是險資首選,未來資金流入將持續。
港股下半場牛市可期,仍需警惕地緣政治風險
21世紀:展望下半年,港股市場走勢將如何演繹?對於投資者來說,有哪些風險因素需要關注?
吳信坤:我認爲港股下半年將延續牛市行情。歷史上港股相對佔優的階段,如2012-2013、2016-2017和2020年,都呈現出兩個共性:一是流動性充裕,比如外資流入或南下資金大舉進入;二是產業週期的加持,比如移動互聯網、蘋果產業鏈等帶來的結構性機會。
目前,南下資金流入持續、機構化程度提升,且港股科技資產在AI產業週期下具更高關聯度,因此,港股在下半年將延續牛市行情。
從佈局角度來看,我建議下半年重點關注港股的“稀缺性資產”。所謂“稀缺性”,是指這些資產在港股市場獨有或佔比較高,並且與當前產業週期高度相關。包括AI應用、創新藥、新消費和紅利類資產。其中AI應用方向最爲看好。紅利類資產方面,依然是一個長期值得配置的方向,無論從估值還是股息率看,港股紅利資產的優勢都非常明顯。
需要注意的風險則主要來自地緣政治。由於港股外資比重較高,一旦地緣局勢升溫,可能對市場情緒、資金面和流動性環境帶來影響,建議投資者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