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碩跨足AI散熱 報捷
太陽能廠國碩(2406)積極轉型,跨足當紅的AI散熱領域傳捷報。國碩董事長陳繼明昨(5)日透露,已與工研院合作,開發出「Di-Fin直接成型鰭片技術」,獲得國際AI晶片大廠青睞,並且導入散熱大廠,目前正小量試產,預計最快第4季就可以開始貢獻業績,明年進一步放量,顯著貢獻營收。
隨着AI伺服器能耗愈來愈大,解熱成爲AI時代當紅應用,並造就奇𬭎、雙鴻等本土散熱模組廠大商機,奇𬭎更獲得市場青睞,挑戰躋身千金股。看好AI散熱市場發展,國碩積極搶進,包括輝達、超微等AI晶片指標廠都是主要合作對象標的。
國碩近期攜手工研院,將「Di-Fin直接成型鰭片」技術整合應用於三大散熱架構,包括直接液冷 、浸沒式冷卻與均溫板,目前雙方已展開技術驗證與合作,未來可望大量導入於高速運算與AI伺服器系統中,藉此搶攻商機。
陳繼明指出,「Di-Fin直接成型鰭片技術」歷經三至四年開發,採用國碩自有鑽石磨料技術,在高深寬比與結構穩定性方面,能比現行鏟片技術的散熱效能提升一至二倍,是目前市場上極具競爭力的創新方案,因此有許多客戶都在洽詢中。
據悉,國碩的Di-Fin鰭片具備可高度客製化的幾何結構,能讓客戶依自身需求打造正方形、長方形、菱形或者片狀等排列形式,並且可同時進行正反面加工,形成雙面或多面鰭片結構,有效放大底部接觸面積,並大幅提升熱傳導效率與模組整體效能。
業界人士表示,由於AI晶片功耗都在千瓦之上,例如GB200約1200瓦,而GB300則高達1400瓦,因此傳統氣冷根本不敷使用,勢必要採用水冷散熱,而國碩的Di-Fin鰭片也適用於整合於水冷或浸沒式冷卻散熱,未來若能獲得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大量採用,有望成爲公司營收主力產品,並帶動營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