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去年平均壽命80.77歲 增加0.54年

國人平均壽命再延長,去年平均八十點七七歲,相較前年的八十點二三歲,微幅增加○點五四年。記者杜建重/攝影

內政部昨公佈「一一三年簡易生命表」,指去年國人平均壽命爲八十點七七歲,較前年再延長○點五四歲,其中男性七十七點四二歲、女性八十四點三歲,若和聯合國公佈全球平均壽命比較,男女平均壽命分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六點七歲及八點三歲;與亞洲國家比較,雖低於日本、新加坡及南韓,但高於中國大陸、馬來西亞及印尼。

對於國人平均壽命不斷延長,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張淑卿提醒,當高齡者愈來愈多,且愈來愈長壽,如何成爲一名健康活躍的老人就更顯重要,政府應主動傳遞、教導高齡者老後生活安排的相關資訊。

內政部指出,雖然人口持續老化,但因新冠肺炎疫情及糖尿病死亡人數較前年減少,故去年國人死亡人數爲廿點一三萬人,較前年減少三八八九人,其中六十五歲以上死亡人數爲十五點二萬人,佔全國百分之七十五點八,較前年減少三一五一人。

若以平均壽命來看,男性較前年增加○點四八歲、女性增加○點五六歲。以直轄市爲例,國人平均壽命呈現自北而南遞減的情形,以臺北市八十三點四歲最高,其餘依序爲新北市八十點九七歲、桃園市八十點六五歲、臺中市八十點五九歲、臺南市七十九點九一歲及高雄市七十九點三七。相較前年,僅桃園市下降○點○四歲,其餘五個直轄市都增加。

若以各縣市平均壽命來看,則是新竹市八十一點五二歲最高,臺東縣七十五點九七歲最低。內政部指出,普遍來說,西部地區的標準化死亡率較東部地區低、平均壽命相對較高。

張淑卿說,這一代長輩的父母親,可能沒活得那麼老,所以相對難想像老後生活,再加上國家政策側重長照,沒人教健康、亞健康的長輩們如何當一名活躍的老人,如何設計第三人生,包括子女相處、居住、財務、時間安排、醫療照顧等有效管理,顯得更重要。

張淑卿也提醒,在社會變遷之下,將來愈來愈多長輩被迫或選擇獨居,獨居長輩安全議題,以及友善高齡者續留職場就業,政府都可以有更積極作爲。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臺北服務處組長詹尚程也說,獨居長輩若比較少社會參與,人際相處機會、互動與情感連結就會相對少,甚至導致認知退化、憂鬱等,弘道預防這樣的風險,會多鼓勵長輩外出參與活動,或安排志工關懷訪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