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人壽揭數據 保戶平均壽命83.8歲 比全國平均多3歲
國泰人壽13日舉辦「2025年保戶健康年報」發佈記者會。(洪凱音攝影/洪凱音臺北傳真)
擁有全臺800萬保戶的國泰人壽13日公佈「2025年保戶健康年報」,結果顯示國泰保戶2024年平均壽命83.8歲,不分性別比全國平均多3歲,保戶所處不同縣市、不健康情況也較全國小,如臺北市平均餘命87歲,與臺東的82歲中間差距僅5歲,低於官方統計兩縣市7歲的差距。
國泰人壽分析,保戶平均壽命多全國3歲,與壽險提倡外溢保單,鼓勵戒菸、健走、健檢等措施,以及面對疾病有保險財務支撐治療等都有關係。
國泰人壽執行副總林昭廷表示,保戶健康年報不只是數據報告,更是連結社會的健康倡議書;他指出,國壽願意花資源做健康年報,希望保險不能只扮演事後給付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提供事前預防的機制或建議,但這需要數據來佐證與驅動。
林昭廷進一步指出,800萬保戶做健康大數據分析,不僅可提供信賴度,更能完整呈現保戶健康狀況,除了健康事前預防的機制、保戶追求平均壽命增加外,更重要的目標是「健康」餘命的提升,林昭廷認爲,晚年的健康,不只少花醫療、看護費用,還能顧及當事人及家人的生活品質。
國泰人壽首度揭露「一好二壞三緩」的保戶健康趨勢,「一項好機會」是透過外溢保單研究顯示,每日健走達7500步的保戶,住院醫療發生率減少25%;而生命年數損失的「兩項壞風險」,一是「心理健康」埋隱憂,觀察保戶各年齡層因精神疾患住院發生率,發現青少年(15-19歲)、青壯年(35-44歲)族羣相較發生機率略高,且隨年齡增長,65歲以上高齡族羣有迅速攀升趨勢,其二爲「事故傷害」主因爲運輸意外死亡,其中有25%是機車事故造成;最後建議全民可透過「緩生活三心法」,如緩走幾步、緩下生活、緩行觀路,就能保持自己身心健康輕鬆自在、揮別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