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最年輕正教授 張玉盈勇抗病痛重返講臺獲金鷹獎
張玉盈教學生動深受學生喜愛,連疫情期間視訊教學都鮮少有人缺課。(中山大學提供)
曾是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唯一女教授、全校最年輕正教授的張玉盈,當時被衆人譽爲「人生勝利組」,人生卻在30歲後急轉直下,接連遭逢長女夭折、婚變及重大罕見疾病,導致行動逐漸退化至需仰賴輪椅。她歷經長年病痛與心靈低谷,卻未被擊倒、重回講臺教學,活出激勵人心的生命力,因此獲衛福部第29屆「金鷹獎」肯定,成爲身心障礙楷模。
張玉盈笑說自己自小熱愛科學、立志摘下諾貝爾獎,臺灣大學資工系畢業赴美攻讀碩博士,僅花5年就取得學位。27歲成爲母親後,返臺進入中山大學任教,7年升至正教授,更是工學院上百位教師中唯一女性,曾獲中山大學傑出教學獎、研究績優獎。
然而風光背後,張玉盈30歲後經歷婚變,長女早夭,在學校教學、行政與照顧兒女的多重壓力下,接連診斷出續罹患「修格蘭氏症候羣」與罕見疾病「多發性硬化症」,不僅行動逐漸退化,還成爲醫院常客,單次住院最長達35天,但仍堅持回到講臺,專注教學、申請計劃與發表論文。
張玉盈也將資工專長投入與醫療跨域研究,與長庚、慈濟醫師合作,發表高品質學術論文。即使身處輪椅,她仍在課堂中扮裝聖誕老人、使用趣味道具增加互動,疫情遠距因爲教學生動,學生幾乎都沒有缺席。她說:「不做就什麼都沒有,做了纔有機會。」
中山大學表示,張教授身體雖有障礙,卻從未缺席人生,以堅定與溫暖照亮學子與身邊的人,「金鷹獎表揚身體不便卻不屈不撓的精神,張玉盈教授,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