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2教授獲女科學家獎 勉勵女性「擇己所愛勇敢追夢」
▲傑出女科學家獎今頒獎,臺大副校長廖婉君(中)、臺大大氣系副教授黃彥婷(左二)、清大物理天文所副教授楊湘怡(右二)獲獎。(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許敏溶/臺北報導
今天是婦女節。今年臺大副校長廖婉君和大氣系副教授黃彥婷,分別獲得臺灣女科學家傑出獎與新秀獎。廖婉君認爲,科學和性別無關,關鍵在於對創作發明有興趣,「要找到熱情與方向」,不管別人怎麼說,也要勇敢前進;黃彥婷則澄清,科學研究不是一個人孤獨前進,而是很多人一起前進成長,要忠於自己興趣,擇己所愛勇敢追夢。
邁入第18 屆的「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被譽爲臺灣女性諾貝爾獎,也是臺灣唯一表揚女科學家卓越貢獻而設置獎項,盼透過獎項啓發年輕女性投入科學、勇敢追夢。今天舉行頒獎典禮,臺大副校長廖婉君獲得最高榮譽「傑出獎」,臺大大氣系副教授黃彥婷、清大物理天文所副教授楊湘怡獲得「新秀獎」。
獲得今年傑出獎的廖婉君,在臺大作育英才20餘年,不僅是臺大電機系首位女性教授,還獲得十大傑出女青年、教育部國家講座等榮譽,學術領域表現更是優異,爲臺灣通訊網路領域的開拓者之一,在多媒體網路方面的開創性研究而榮膺IEEE Fellow,研究成果也應用在實務上,多次技轉給國內外廠商,成果受到歐盟6G Flagship Expert Team邀請,撰寫納入6G白皮書中,爲全球邁向6G時代而做出貢獻。
廖婉君分享個人經驗,指「是努力讓我在這個領域找到興趣,而興趣更加深自己的努力。」也鼓勵學生相信自己,勇往直前,而在科學表現,性別從來不是障礙,「關鍵在於要找到熱情與方向」,也勉勵所有學子,只要是喜歡研究,對創作發明有興趣,不要管別人說什麼,也要勇敢前進。
臺大今年共兩位女性教授獲獎,另一個爲大氣系副教授黃彥婷。黃彥婷研究發現,南大洋雲的模擬偏差可能透過遙相關機制影響熱帶降雨,進而影響區域氣候模擬的準確度,這項發現促使多個氣候模式中心重新關注南大洋在全球氣候系統中的重要性。
黃彥婷表示,她觀察到部分女性較容易產生「冒牌者症候羣」,即使自己表現優異,仍然會質疑自己能力,鼓勵女性要勇於接受挑戰,也不要因爲「假想的問題」而放棄機會。而過去總擔心科學研究就是孤獨一個人在投入研究,需要天上掉下來的靈感,但後來才發現研究是一羣人一起前進、一起成長,只要勇敢抓住自己喜歡的,就有機會找到適合自己發揮方向和志同道合團隊,在科研上擁有自己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