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原料遭罰6萬元 3盒巧克力已售出恐吃下肚

嘉義市「枯麻熊巧克力工坊」被查獲存放過期4個月的可可脂原料,已有部分製成巧克力產品並售出。(圖/食藥署)

食藥署最新公佈巧克力製品稽查結果,共有3家業者不合格,其中1家是嘉義市「枯麻熊巧克力工坊」,被查獲存放過期4個月的可可脂原料,其中一部分已被製成巧克力產品,共售出3盒,地方衛生局依《食安法》開罰6萬元。

食藥署聯合地方政府衛生局持續查覈國內巧克力產品製造業者作業環境及其巧克力產品標示符合性,並抽驗成品及相關原料,共查覈28家業者,抽驗22件巧克力原料、14件可可豆原料、2件植物性食用油脂原料及21件成品,以及查覈185件巧克力產品標示,其中2家業者、24件產品標示不符規定。

臺北市九日風股份有限公司的「TERRA巧克力吧」共17項產品,包裝食品營養標示的熱量計算值不符,且其中1項品名標示「萬靈丹」與本質不符,易生誤解,依《食安法》裁處7萬元。

臺北市擇食股份有限公司的「臺灣特色茶巧克力」共7項產品,皆未含有非脂可可固形物或牛乳固形物,不符合巧克力品名及標示規定,但現場菜單標示「巧克力」字樣,易生誤解,因此依《食安法》裁處4萬元。

另外,本次也在1家業者查獲逾期原料。食藥署南區管理中心主任魏任廷說明,嘉義市「枯麻熊巧克力工坊」查獲逾期4個月的初榨可可脂原料,包裝共1000公克,其中部分已被製成3盒巧克力售出,依《食安法》裁處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