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頭部會所天職國際等紛紛佈局AI+審計 開啓數智化新徵程

在人工智能技術迭代發展的時代浪潮中,DeepSeek“破圈”走紅,如同點燃行業變革新火種,再次掀起AI賦能各領域的熱潮,也爲審計行業數智化轉型注入全新動能。

從審計行業自身發展軌跡來看,正處於關鍵轉型期。一方面,監管機構對審計質量、風險防控的要求日趨嚴格,傳統人工審計模式已難以滿足穿透式監管需求;另一方面,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財務數據呈現爆發式增長且形態愈發複雜,傳統審計手段在數據處理效率與分析深度上的侷限性日益凸顯,推動審計行業進入深刻變革期。

在此背景下,擁抱數字化轉型、深度融入AI技術,成爲各大會計師事務所提升審計效率、增強審計精準度、拓展審計邊界的必然選擇。無論是安永等國際“四大”會所,還是天職國際、信永中和等內資頭部會所,均將AI+審計納入戰略發展重點,紛紛進行佈局,在數智化審計賽道上加速奔跑,掀起行業革新潮。

多重因素共振,驅動AI賦能審計行業

在時代發展洪流中,轉型發展始終是各行各業謀求突破的永恆主題。審計行業亦不例外,當前轉型之路受到政策導向、市場需求、技術革新等多重因素驅動。

首先是監管層面,逐漸形成對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與合規運營的強力約束。隨着我國資本市場持續深化改革,會計師事務所作爲資本市場信息質量“看門人”的角色愈發重要,因此監管部門形成“事前、事中、事後”監管閉環管理,確保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加大力度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並且在處罰力度上毫不手軟。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行業監管機構對會計師事務所累計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342份,採取監管措施628次,監管力度顯著增強。

其次是被審計主體的經營模式與業務場景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複雜化演變。一方面,隨着技術進步,產業升級,企業經營業態越來越豐富多樣,風險更加隱蔽,使得相關審計工作更具複雜性。另一方面,隨着越來越多企業業務出海,涉及境外審計,通常面臨監管環境複雜、現場工作開展受限、語言文化存在差異、資料獲取難度較高、成本投入較大等問題,也對保證審計質效帶來更大挑戰。

再從技術革新維度看,以數智化技術賦能審計行業轉型升級已成爲大勢所趨。全球範圍內,國際頭部會計師事務所敏銳捕捉技術變革機遇,紛紛加速佈局“AI+審計”,重塑了傳統審計的業務範式。例如,安永早在2015年就推出審計數據分析工具EY Helix,並逐漸進化,該工具可以對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海量基礎數據進行分析,精準識別異常數據,對把控審計風險、提升審計質量上有很大幫助。

國內頭部會所紛紛佈局AI+審計,開啓數智化新徵程

隨着數字化、人工智能、大模型逐漸成爲重塑審計行業格局的關鍵力量,國內頭部會所也紛紛佈局,開啓數智化新徵程。如天職國際近期正式上線的人工智能應用平臺“職慧”、信永中和上線的智能審計平臺等等。

相較於外資四大,國內頭部事務所的數字化起步並不晚,以天職國際爲例,作爲內資八大之一,在信息化投入方面一直處於行業前列。據官網信息顯示,公司自2012年起將信息化建設提升到戰略高度,並組建了專門的IT信息技術團隊,先後研發了“天職國際項目管理平臺”軟件系統、審計信息系統,以及天職財務機器人、電子函證服務平臺等創新產品,規範了項目流程管理,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的同時,有效管控了風險。近年來,還引入了無人機等先進設備輔助現場監盤等工作環節,在相關項目中成功實踐。近日正式上線的人工智能應用平臺“職慧”依託先進的AI +技術,深度賦能審計、諮詢、稅務、輿情監測等核心業務場景,爲業務團隊及客戶提供全方位專業支持。

除天職外,其他多家會計師事務所也推出相關智能化平臺。如信永中和上線智能審計平臺,旨在將審計準則關鍵要求以及風險識別與應對通過信息系統實現閉環管理,功能涵蓋智能數據處理、專家中臺管理、意見分歧解決管理、報告出具管理等,助力工作人員有效管理項目風險。

4月份正值上市公司年報密集披露高峰期,AI+審計相關平臺“大展拳腳”。粗略統計,截至4月29日已有超5000家A股上市公司發佈2024年年報,其中不少公司年報相關審計工作中都深度融合了數智化技術,AI+技術正在重構審計作業範式,爲審計行業向新發展開啓無限想象空間。